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二百新疆姑娘海盐快乐上班
· 六部门发布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意见
· 提高外资购房门槛 意在打击炒房
· 大学毕业当“花农”
· 2006年记账式 (十一期)国债将发行
· 江西对高耗水行业 实行定额用水
· 高温“烤”热磐安避暑经济
· 广州车展拉开帷幕
· 三峡矿产“蛋糕”有待浙商下口
· 首个行业联合产销 合作社在苍南成立
· 一篇财经博客引发的“口水风暴”
· 台州公交“一卡通” 今启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这家企业的车间在上班时还播放着维吾尔族音乐。这是怎么回事?
二百新疆姑娘海盐快乐上班
  本报海盐7月24日电 (记者 杨军雄 褚定华 海盐报道组 黄擎) 通过网络的牵线,205名来自新疆农村的维吾尔族姑娘不远万里来到海盐当上了工人。今天上午,笔者找到了姑娘们工作的企业——嘉兴华顺玩具有限公司。“不到四个月,新疆姑娘已经成为我们工厂的主力军了”。提起这批新员工,公司董事长姜海明很满意。

  新疆姑娘与华顺公司结缘还有段“浪漫经历”:今年初,新疆伽师县劳动人事部门为全县200多名经过职业培训的贫困户子女寻找就业门路,并且在互联网上发布了求职信息。而同时在浙江海盐,过完年后的华顺公司正为寻找一批能做毛绒玩具的缝纫员工费尽心思。

  “当时半个月过去了还没有招到合适的人员,还真有点泄气,”姜海明说,“3月初,我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了伽师县发布的求职帖子,马上想何不去试一试。”曾与新疆有生意往来的姜海明立即与伽师县人事部门取得了联系。伽师方面也马上派人来海盐实地考察。双方一拍即合,不到两周,就签下了用工合同。

  车间里,和着轻柔的维吾尔族音乐,姑娘们正埋头做工。为了让这群刚毕业、还是首次出远门的姑娘适应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两地政府和企业作了很多努力。出发前,姑娘们都接受了缝纫技能和汉语培训,伽师县还专门派出了县劳务输出派遣站党支部书记、副站长刘宏等三人常驻华顺公司。

  迎来这么多新疆员工,对多年办厂的姜海明也是头一回。考虑到饮食习惯不同,他特地请来了新疆厨师开设了一个新疆食堂,还在姑娘们的宿舍里安装了电话……据介绍,该厂实行的是计件工作制,工作效率高的工人月收入可达千元。为了保证她们在适应期的收入,该厂还特地设了360元的保底工资线。

  对政府和企业的关心,姑娘们都记在心里,表现在工作上。来自巴仁镇1村5组的阿依仙木姑丽·吐逊姑娘说:“刚来时,自己每天只能加工100多个毛绒玩具配件,看到海盐本地工人一天能够加工上千个,就憋足了劲多学多练,现在自己也能够做到750个了,感觉很开心。这里的工作生活都很好。”

  姑娘们的进步同样让陪着姑娘们到东部来的刘宏感到十分高兴。“伽师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人基本以务农为主,这些农村姑娘能这么快适应这边的工作,一定能促进家乡人更好地寻求致富之路,这比什么宣传都有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