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二百新疆姑娘海盐快乐上班
· 六部门发布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意见
· 提高外资购房门槛 意在打击炒房
· 大学毕业当“花农”
· 2006年记账式 (十一期)国债将发行
· 江西对高耗水行业 实行定额用水
· 高温“烤”热磐安避暑经济
· 广州车展拉开帷幕
· 三峡矿产“蛋糕”有待浙商下口
· 首个行业联合产销 合作社在苍南成立
· 一篇财经博客引发的“口水风暴”
· 台州公交“一卡通” 今启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尽管有20多万浙商在三峡“淘金”,但投资矿产资源的却少之又少,这让当地的招商人员十分纳闷——
三峡矿产“蛋糕”有待浙商下口
“走出去”是简单复制粗加工、低附加值的模式还是抓住机遇向高新精领域转型,值得浙商深思
  本报讯 (记者 徐贤飞) “依托三峡的矿产资源,我喝到了头口水。”日前,记者随“浙商创富中国行”到湖北、重庆采访时,在湖北宜昌长阳县投资水泥厂的浙商吕有富见到记者时难掩兴奋:“矿山离工厂就只有几百米,矿石一下山,就进炼炉,哪需要运费呀。”三年前,吕有富在三峡地区创办了湖北三源水泥公司,年纳税额已达1200万元,占长阳全县年税收的十分之一多。

  与之相反,宜昌市招商局信息科科长郭英琪的情绪有点失落,“浙商对宜昌的矿产资源态度有点冷。当地66家相对规模较大的浙商企业中,仅有5家左右投资矿产。”宜昌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到目前共发现矿产地1000多处,矿种88种,矿产资源潜在总价值1843亿元。

  无独有偶,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侯行知也表示,目前在重庆创业的浙江商人已有20万人左右,分布在全市许多行业,但重庆的矿产资源优势,还未引起浙商的重视。

  重庆是我国矿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已发现矿产67种,查明资源储量的有54种,储量矿产潜在价值3800多亿元。可记者从重庆市浙江企业联合会了解到,该联合会100多家会员企业当中,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浙江企业仅1家。“大多数企业还是紧盯房地产、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等”,联合会办公室主任田密说。

  原本利用浙商的资本优势,开发中西部的资源优势,应该是浙商转型的良机,可三峡的矿产资源却意外遭到了浙商们的冷落,这颇让人不解。重庆市一位官员表示:“可能比较起来,房地产等项目的资金回报率高而且快吧。”也有一些浙商向记者表达了他们的担心:矿产属于国家资源,当地实行控制性开发,并且对开发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开发周期长见效也不快。

  实际上,并非所有的矿产资源开发都回报率低、周期长,关键是做好前期市场规划、找准项目,“三源水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企业可以选择当地已经开发的矿区,减少前期的成本投入以及缩短赢利周期;或者是瞄准国际市场上矿产资源持续上涨的机会,适时进入。浙江之俊集团近日就瞅准国际铜价快速上涨的机会,以风险勘探的形式,到重庆涪陵区寻找铜矿;而杭州金帆达公司利用当地的磷矿资源,投资2.5亿元的磷化工生产项目也已经投产。

  采访中,湖北、重庆等地的官员希望记者给浙江商人带句话:浙商到中西部发展,他们欢迎。但是依托当地相对较低的土地、劳动力资源成本,简单复制以往“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还是依托中西部的优势资源,向高、新、精的制造领域转型,这个问题值得“走出去”的浙商们认真思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