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财经一周
3  4  
PDF 版
· 风险可控 经营稳健
· 揽着“大项目” 不忘“菜篮子”
· 保单一生效 就可领年金
· 承保条件与国际接轨
· 满意不满意当场评价
· 省建行两百万元“输血”贫困乡
· 民生银行再推资产管理T计划
· 中国平安 赔付首例 “万里通”赔案
· 携手“浙江粮油”、“杭州大自然”
· 从打破僵局到利益攸关
· 代买彩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风险可控 经营稳健
农行小水电贷款为山区致富输送动力
  “水电贷款客户已经成为丽水农行优良客户中风险最可控、经营最稳定的客户。更难得的是,从1997年以来,水电贷款一直无欠息、无不良。”日前,记者在走访丽水小水电建设的时候,丽水农行的负责人欣慰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丽水农行在农行浙江省分行的支持下,发挥当地优势,结合服务“三农”和信贷政策调整要求,积极支持当地的电站建设,既开发了农村水利资源,又以此带动了库区周边的交通发展、库区养殖和山林资源的保护,对当地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自己也走出了一条山区农行发展的新路子。

  兴建小水电

  富了一方百姓

  在我省的景宁县,当地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山区要想变,先办小水电”、“山区要想富,办电找出路”。这是当地群众尝到兴办小水电的甜头后发出的肺腑之言。

  景宁县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达53万多千瓦。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景宁县已建成电站装机容量25.1万千瓦,其中近一半是由农行支持的。记者了解到,丽水农行先后贷款支持了该县的英川、白鹤、永库等10多个水电项目的开发,共发放项目贷款4.1亿元。

  小水电开发使景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当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源源不断地输入动力。记者在白鹤电站采访时了解到,当地农户汤建东承包了白鹤电站面积约7万亩的库区,进行鱼、鸭套养,其中仅淡水鱼养殖就达50多个网箱,再加上无公害蔬菜种植,年产值可达300万元,利润近30万元。库区养殖不仅让汤建东自身受益,同时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展农副业的积极性。

  而投资小水电更是成为库区群众投资理财的一大特色。农行景宁支行负责人告诉记者,正在建设的白鹤二期工程总投资5835万元,库区所在的东坑镇章坑村150多户村民参与筹资,每户筹资1万元。当地还有一个叫梧桐坑村的,村里家家户户都拥有白鹤电站三级项目的股份。

  “投资水电站的回报很稳定,收益也不错。”从1993年起就涉足小水电投资的景宁当地人潘石明,不肯透露具体的收益率,但脸上还是忍不住绽开了笑容。

  抓住“水”命脉

  农行效益持续走高

  “水是丽水农行的经营命脉,只要把水这个命脉抓到手,丽水农行的经营就没有问题。”2005年9月,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行长杨明生到丽水农行调研,对丽水农行信贷支持小水电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丽水农行的员工都明白,为了做好这篇“水”文章,大家已经跋山涉水走了好几年。

  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再加上较重的历史包袱,1990年以来,丽水分行的经营始终无法走出困境,一直到1996年,该行当年还亏损4343万元。

  “丰富的水资源就是我们经营的源泉。”1997年,丽水农行决定以水电贷款为该行信贷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当年,云和县沙铺垄水力发电公司筹建。当时,该行还没有水电贷款管理人才,在一不懂水电专业管理知识,二不会做项目贷款评估,三不懂水电贷款监管的情况下,该行营销小组边学习边工作,在省分行的支持下终于成功营销贷款5000万元。

  据悉,从1997年到2005年底,丽水农行申报水电项目贷款24个,设计总投资达79.85亿元,批准项目贷款24.11亿元。到目前已发放水电项目贷款14.17亿元,贷款余额11.45亿元,已建成投产水电站20家,在建4家。对水电开发的支持,还带动了存款、代收电费、代发工资、代理保险等业务的发展,丽水农行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到今年6月底,该行本外币各项存款84.3亿元,各项贷款51.1亿元,不良贷款率五级分类为3.4%,上半年经营利润已突破一亿元。尤其是景宁县支行,由于小水电贷款的进入,不仅当年就扭亏为盈,而且从去年开始,各项经营业务已位居当地各家金融机构之首。

  记 者 倪 冰

  通讯员 吕志强 夏银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