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MBA研究生 余杭当农民
· 亚洲最大PTA基地下月投产
· 外资热炒国内房地产
· 国家酝酿成立 石油储备中心
· 弹涂鱼人工养殖“钱”景看好
· “五纵六路”展方案
· 25家中资银行跻身 全球1000家大银行
· 减肥丰胸增高广告淡出荧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钻楼市调控的“空隙”逆流潜行
外资热炒国内房地产
  据新华社上海7月19日专电(记者 徐寿松 蔡国兆 黄庭钧) 尽管宏观层面一再“亮剑”、调控房地产市场,但境外资金仍在钻政策的“空隙”,逆流潜行。来自市场的种种信息表明,外资“吞吃”国内房地产的势头有增无减,并已开始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推进。

  7月13日,渣打银行直接投资有限公司(渣打投资)宣布,近期已完成对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一笔3.7亿港元的直接投资。这是在国家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渣打投资在两个月内,连续两次在内地房地产领域投入重金。第一次是对7月5日刚刚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的世茂房地产投资5000万美元。

  与渣打投资相比,摩根士丹利是个先行者。截至去年底,它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总额已达30亿美元。今年3月,摩根士丹利全球房地产业务负责人索尼·卡尔斯宣布,该公司今年将在中国房地产市场追加30亿美元投资;4月12日,摩根士丹利资产服务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专门协助客户和投资者在中国房地产这一“高增长产业中实现资本成长”。

  此外,花旗、荷兰ING集团、高盛等海外投资机构也纷纷加速进入了中国房地产业。

  目前,外资投入内地房地产呈现两大新动向:一是从商业地产、办公楼转向中高档住宅市场。二是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扩张。西部城市成都也已成为外资逐鹿之地,继港基地产、香港九龙仓、菲律宾顶峰集团进入之后,今年意大利的科恩公司也进军成都……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目前,外资进入房地产行业的渠道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非居民机构和个人在境内设立外资房地产中介机构或以境外汇款方式购房;第二种是外资通过在华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收购境内房地产开发企业股份等直接投资方式进入房地产业;第三种是通过外债等方式进入国内房地产行业。

  境外资金为什么偏偏盯紧中国,将中国的房地产作为它们的“锚地”?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王德培的解释言简意赅:充裕的货币要寻找出路,经济持续高增长的中国恰恰为国际上的资本运作公司提供了可以深度开掘的绝好“概念”。而中国城市的房地产不过是炒作“中国概念”的国际资本挂靠的一个合适的“锚地”——正如建设部专家指出的那样,可以一箭双雕:赚取人民币升值之利、兼收房价上涨带来的超值收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