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不出社区门 便知天下事
· 提醒居民注意防范
· 避暑降温
· 申请工伤认定赔偿引关注
· 温岭市民勇斗歹徒
· 深圳高温作业中暑可获工伤赔偿
· 青藏铁路通车后 首案告破
· 杭州虚拟警察的台前幕后
· 奉化桃 送交警
· 你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 陈新增同志逝世
· 机动车侵占 道路通行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个城市总有流浪乞讨者。浙江工商大学8名大学生,近日走进这些特殊人群——
你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本报记者 汪成明 实习生 吕晶 贾昊翔
  8名浙江工商大学二年级学生,在最近半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里,与20余个街头乞讨者促膝交谈,同时向市民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征询对乞讨者的各种看法。他们试图通过“零距离”的接触,引起社会对这个特殊群体更多的关注。

  打的“上班”

  7月10日一早,吴必成和同学来到浙大附中附近的小巷里,就看见有个下肢残疾的小孩趴在地上,看上去只有10多岁。他的前面有只塑料桶,零星装了几枚硬币。当几位外国游客走来时,小孩立即爬了起来,晃动着塑料桶里的硬币发出声响。果然有个中年女“老外”把20元人民币放到他的桶里。

  这个孩子似乎对任何想与他搭讪的人都非常有敌意。附近杂货店的店主告诉吴必成,这小孩在这里“定点”乞讨已经有3年多了,据说是安徽凤阳来的;每天早上都有人送他过来“上班”。有一次,外国游客看小孩很可怜,在他店里买了面包和矿泉水等,送给了那小孩。但没有想到,等游客走远了,小孩把所有的食品拿到店里来退货换钱。

  临近中午,一幕令人惊愕的场面出现了:小孩突然起身,拦下一辆出租车,拎起塑料桶,扬长而去。

  【调查记录】对500位市民随机调查结果表明,九成受访者表示,曾向流浪乞讨人员施舍过,其中12.3%的受访者又强调,自己现在不再施舍乞丐,因为他们遇上的多是职业乞讨者。多数受访者表示,一般情况下,由大人带着小孩乞讨的多数是假象,而写着纸牌叙述自己“悲惨经历”的人,也多不可信。调查同时表明,职业乞讨者占杭州流浪乞讨人员的半数以上,且都不愿意接受政府的救助。

  兼职乞讨

  7月4日,郑小岚和同学在黄龙体育中心的“麦当劳”门口,与70多岁的周老汉不期而遇。他光着膀子,驼着背,一张饱经沧桑的脸。每当店门打开时,他便会迎上去,抖动着手中的塑料碗。

  老人说:“刚来杭州的时候,经人介绍,我为美院学生当脸部‘模特’,每天6个小时,能赚30多元钱。”后来,竞争 “模特”的人多了,再加上学校搬到了下沙,老汉就出现了间隙性“失业”。

  老汉在安徽的老家有3个儿子,日子过得还可以。尽管儿子再三要他回家,可每次回去呆不了两天,他又和老伴“溜”了出来。现在,他与老伴在留下租了房子。老伴捡垃圾,一天也能赚到10多元。

  【调查记录】像周老汉一样,许多来到城市的乞讨者,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活过不下去,而是他们已经习惯于伸手向别人要钱的生活了。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杭州市民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态度,同情者占到49.4%。一个曾经走遍全国20多座城市的乞讨者表示,广州“乞讨环境”最恶劣,管的人太多。杭州“乞讨环境”相对宽松,市民、警察的态度也和气一些。

  半数受访者不知救助站

  7月11日晚上10时多,在龙翔桥的路灯下,马力和同学遇到正在乞讨的田奶奶。昏黄的路灯把老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从交谈中,得知老人来自安徽黄山,身体不太好。“都3天了,讨不到钱,我想要点钞票回家去。”老人含糊的回答中,只有这句听得很清楚。马力说:“你可以去救助站,那里会帮你安全回家的。”“我饿了,你们能给点吃的吗?”老人央求着。

  马力转身去买食品。转了好几条巷子,才买到面包和矿泉水,可马力回到那盏路灯下,却再也找不到这位老人。马力说,直觉告诉他,老人也许真的需要帮助。

  【调查记录】 市民发现暂时遇到困难的流浪乞讨者,可以拨打“110”协助当事人寻求救助管理站。但调查表明,近半数受访市民并不知道杭州救助管理站这个机构(杭州救助管理站电话:0571-85227658,本报注)。

  (本报杭州7月20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