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社区乐”让人乐
· 地球可能会出现五大洋六大洲
· 中学生整容要慎重
· 江山诞生“乡村博客”
· 冬病夏治
· 父亲与儿子一起考上大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社区居民 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活动
“社区乐”让人乐
  本报讯 (记者 刘慧 张品方 通讯员 孙大海) 最近,笔者在宁波镇海区招宝山街道采访时,发现这里的“社区乐”办得异常红火,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让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社区居民,人人都可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活动样式。

  街道里有自己的文化宫、科技馆、博物馆,还有百人龙鼓、更鼓、女子舞龙、女子麒麟舞、板凳龙舞、妈妈铜管乐、太极柔力球、曲艺队等100多支文体队伍。一年四季,来自街道各社区的龙鼓、舞龙、民乐、戏曲等精彩演出在居民生活小区频频亮相。

  笔者在总浦桥社区文化宫舞蹈房中看到,居民王蟾仙正指导20多位中老年人学习竹板秧歌。一块活动牌上清楚地写着:戏曲星期一、舞蹈星期二、快乐星期三、点戏星期四、歌声星期五、学习双休日。

  高雅艺术在社区文化里也有一席之地。夜幕降临,白龙社区东北角便传来高亢激昂的进行曲,这美妙的旋律,来自于白龙社区的妈妈铜管乐队。40多岁的李飞红是队员中的大姐,她说:“刚开始学的时候,心里充满好奇,乐器凑到嘴边,就是发不出声音,勉强吹响了,发出的只是单调的呜呜声,但几年学下来,大家都吹得像模像样了,兴趣也上来了。”去年,铜管队又增加了10多种新乐器,队员也由原来的30多名增加到50名。

  “社区乐”激活了居民们的创造细胞,他们以自编自演的相声、小品、小戏等节目歌唱自己的生活。顺隆社区还办起了自己的“文化创作组”。几年来,招宝山街道组织居民创作地方小戏达30多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