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十条”(《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对国内保险公司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尤其是“国十条”将试点混业经营、拓宽投资渠道的内容,让国内保险公司觅到了新的商机。
平安保险集团董事长马明哲表示,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是改善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他认为,保险公司的经营靠两个“引擎”:一是产品,二是投资,其中投资是根本。产品设计能有多大空间、是否能够吸引客户,归根结底还是看投资渠道和投资回报。在当前各个金融领域相互渗透、相互竞争的背景下,拓宽投资渠道、提升投资回报对于保险业的意义尤其重大。
“国十条”中有关保险资金运用的陈述,意味着保险资金运用的瓶颈已全部打开。据悉,新的《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最快可能于8月份出台,除了规定保险机构投资境外市场的额度可达其总资产的15%外,新办法将扩大投资市场,增加股权和基金等投资品种;保险公司实际投资股票的比例已上调两个百分点左右,占保险总资产的3%左右,按照5%的上限标准计算,1.5万亿元可运用保险资金中还有300多亿元可以进入市场;保监会还将扩大保险资金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规模和品种,并开展创业投资企业试点;而此前一直被称作保险资金运用禁区的不动产投资,目前也已经显现解冻迹象。
业内人士分析,保险资金使用范围的拓宽将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收益水平,从而激发保险公司开发责任保险产品和灾难风险产品的积极性。一直以来,由于这两类产品缺乏明显的经济效益,保险公司对其的开发动力不足。而投资渠道受到严格管制、资金收益水平不高造成保险公司经营压力加大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国十条”为保险资金拓宽了投资渠道,无疑有助于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保险产品开发的合理归位。
据了解,一般来说,保险公司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保费收入剔除赔付支出和运营成本后的净值;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所得。然而保险公司往往忽视保险资金投资收益因素,所以设计出来的产品保费都相对较高,加之人们保险意识淡薄等因素,导致责任和灾难保险产品的市场深度不够,市场空间未能充分挖掘。
市场人士表示,随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拓宽,保险公司在设计保险产品时,将越来越多地考虑保险资金投资收益因素,开发的保险产品将更好地满足社会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
记者 倪冰 通讯员 倪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