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9年,“哥德堡”号首次抵达广州。其时,清政府以“泱泱大国”自居,在致英王的敕谕中就曾毫不客气地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中国皇帝根本看不上外夷的东西。“哥德堡”号几次往返广州,装满丝绸、茶叶、瓷器和工艺品,这些来自东方的物品,在瑞典贩销后所得,竟几乎相当于瑞典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260多年后,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瑞典驻广州总领事司马武说:“今天,两国的经贸往来更加频繁,瑞典企业在珠三角有很多投资,广州是我们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华为、中兴也在瑞典有投资,上次广交会,我们就来了30家大企业。”
瑞典花了十多年时间来筹备“哥德堡”号的第四次中国行,假如中国还只生产茶叶和瓷器,他们也不会煞费苦心;假如中国不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哥德堡”号在全球招募船员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号召力……
在世纪之交,“哥德堡”号满腔热情地驶来,我们也应该在热热闹闹的欢迎活动当中,给自己来个理性的反问:他们为什么来?这一次,我们能干些什么?
“哥德堡”号朝东方驶来,这一次的背景全然不同:中国已从过去的封闭走向开放,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力量。中国已经成为瑞典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目前,在中国的瑞典企业已有300余家,中国华为集团和中兴集团在瑞典的投资落户,更昭示出这样一种全新的理念: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蓝色的海洋上,必将擎起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大旗。
“以前,‘哥德堡’号到中国装的是银币,现在,我们带来真挚的友谊和无限的商机。”261年后“哥德堡”号再次访华,哥德堡市市长约翰松轻轻松松一句话,却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