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形象导刊
3  4  
PDF 版
· 湖州交通: 争当“率先崛起”先行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湖州交通: 争当“率先崛起”先行官
  湖州交通:

  争当“率先崛起”先行官

  6月以来,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工程吹响了决战决胜的进军号,奋战在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工程一线的全体建设者众志成城、斗志昂扬,今年10月浙江段建成的目标胜券在握,并有望成为全省今年最早通车的高速公路项目。与此同时,另一条接轨上海的申嘉湖高速公路也在有条不紊地建设当中,确保明年底全线通车。

  在湖州增强实力、激发活力、彰显魅力,奋力在杭湖宁发展带中率先崛起的征程中,湖州交通一马当先,努力当好“先行官”。

  “十五”时期,湖州高强度投入、大规模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通过精心组织实施交通“六大工程”,共完成总投资122亿元,实施了37个交通重点工程,新建、续建、改造高速公路项目5个,国省道和重要县道项目27个,航道项目5个,圆满完成了杭宁高速公路湖州段、104国道市区过境段、东淙线航道改造等18个交通重点项目和1400公里乡村康庄工程建设任务。全市公路网从“九五”末以几条干线为主构成的单一网络,发展到目前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三网叠加的复合网络,提前实现了湖州中心城市到各县区首位镇、各县区中心城到所辖乡镇的“1小时公路圈”,以及等级公路通村率、通村公路硬化率“双百”的目标。主干线航道网络也进一步改善,结构更趋合理。全市还基本完成撤渡建桥任务,5年共撤渡67处、建桥19座,大大提高了公路水路的通畅度,使上百个行政村结束了“无船难出行”的历史。到“十五”末,湖州已基本形成一个内外贯通、水陆并举、无缝衔接的现代化大交通网络。

  在“十五”实现大发展的基础上,今年,湖州谋划并编制了包括铁路和轨道在内的“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到2010年,计划投资300亿元,新建、改建高速公路5条,国省道9条,县、乡公路46条,改造航道14条,建设农村公路1070公里。通过加快建设,基本形成“七网二站一港”的综合运输体系:高速公路形成全市“三纵两横”、各县区至少有两条高速公路通过的网络体系;干线公路形成各县区均有二条一级公路通往外界的网络体系;城际通道形成各县区中心城到所辖乡镇半小时的网络体系;农村公路形成村村连、路路通的网络体系;高等级航道形成通江达海、安全顺畅的网络体系;湖州港形成六大港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统一品牌的全国内河大港;浙北高速客运总站、湖州火车站建成容量大、功能全、服务优的一流站场。 

  被称为“湖州接轨上海第一路”的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目前全线路面工程、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绿化工程等的施工已完成过半:路面工程已进入大面积沥青砼上面层施工阶段;机电工程自3月份进场以来,与房建、绿化工程加强协调沟通,现正按计划有序推进;二期右幅路基、桥梁改造工程已完成,路面工程已进入上面层施工阶段,房建、绿化等工程与一期工程同步推进。今年10月建成通车后,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将成为浙北地区沟通沪、苏、皖等周边省市的高速交通网络之一,对推动沿线经济走廊的资源互补和合作发展,加快“长三角”经济的腾飞,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届时,湖州至上海、南京单程只要1个小时。时间距离缩短后,将直接催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城效应”。

  今年,湖州还将开始建设首条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宁杭铁路客运专线。这条起自南京、终于杭州的铁路全长约251公里,其中83公里途经湖州,直接与京沪客运专线接轨,时速达300公里。宁杭铁路客运专线将与湖嘉(乍)沪铁路、湖苏沪城际轨道和新湖州站综合枢纽一起,构建起湖州通达长三角的高速城际轨道网络。2010年建成后,上海、杭州、南京三个城市间通达时间均为1小时左右,而湖州到杭州只需半小时,走铁路转车到上海为1小时,到南京所需时间也不会超过1小时。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湖州交通系统坚持以加快交通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抢抓机遇,主动迎接挑战。今年以来,全市交通“六大工程”齐头并进。浙北高速客运中心于9月底前可基本完工,提前投入使用;申嘉湖、杭长两条高速公路工程进度都超过预定的阶段性指标;国省道和重要县道新改建、干支线航道改造及市高速客运中心续建等工程总体进展顺利……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重点工程建设已完成投资17.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7%。

  “我们离城里更近了!”

  ——湖州乡村康庄工程让130万农民走上康庄大道

  “我们离城里更近了!现在坐公交车到湖州只要十来分钟,票价还比原先便宜好几块,真是好福气啊。”日前,家住吴兴区道场乡云巢红家山坞村的王大妈在湖州汽车站下车后,向笔者讲述了切身的感受。

  乡村康庄工程是一项事关全面奔小康、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性、关键性工程,也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致富兴农工程。湖州各级党委、政府运筹帷幄,科学安排,制订政策,严格监督;交通部门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严抓管理,协调各方;乡镇村更是主动配合,积极参与,上下合力将康庄工程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市交通局老职工章建元,从2003年8月以来,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奔走于新市、武康两个乡镇,两年下来,皮肤黑了,人瘦了,乡村康庄工程结束的这一天,他仍坚守在第一线。

  2003年至2005年,湖州共完成通村公路等级化改造1200公里,路面硬化改造1400公里,完成工程建设总投资近8亿元,公路通村率和路面硬化率分别从原来的59.5%、56.3%提高到“两个100%”,提前两年实现了省政府提出的“双百”目标。同时,也为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的目标打下了基础。到2005年底,全市共开通公交线路343条,建成港湾式停靠站837个,1065个行政村中有1044个通达公交车,通达率达到98%。全市130万农民兄弟告别了划船荡桨的历史,走上了奔向小康的康庄大道。

  伴随康庄工程的实施,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可喜变化。过去,有些乡镇的农民到县城一趟,就要在路上花费近半天时间,现在只要半小时到1个小时就足够了,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安吉上墅乡董岭村村民王国华说,过去的高山蔬菜是肩挑背扛运出去卖,乡村康庄工程完工后则是外地菜商开着车到田头来买。安吉报福镇石岭村人把喜悦放在心中,“农家乐”让他们在家门口挣了大钱,昔日寂静的小山村每到节假日变成了沸腾的闹市……湖州各地日益密切的城乡交流与沟通,使农民真正感受到康庄公路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南浔区菱湖镇陈邑村党支部书记叶占方算了一笔账:因为修了康庄公路,降低了运输成本,平均每公斤鲈鱼就能增收一元钱。(郭 逊)

  文明花儿开 文明花儿红

  “十五”期间,湖州交通人快马加鞭抓建设,争先创优强管理,不仅完成了122亿元的投资任务,而且实现了文明创建的全面丰收:下属市公管处、市运管处、市港航局、市征费处等都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市运管处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市征费处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系统目前有省级以上文明单位12家,市级文明单位19家,省厅三星级收费站10个……“湖州交通”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

  温馨服务——

  营造和谐交通

  交通运输行业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湖州交通紧紧围绕交通中心工作,以“两个负责任”为核心,把“负责任”与“有作为”统一起来,为创建文明行业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

  推行“微笑服务”、“温馨服务”、“零缺陷服务”,优化了群众出行和办事环境;改善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手段,落实便民措施,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快捷、便利、高质量的运输服务;文明样板路,文明样板航道,文明车、船、港、站,文明示范窗口,安全畅通文明航区等多样化的、具有行业特点的创建活动,有效提高了行业文明程度。

  市运管处办证服务中心建立“一门受理、全程代理、内部运作、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行政许可“绿色通道”等。市车辆通行费征收处对收费站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不但规范了内部管理,还激发职工参与管理的能动意识。

  质的飞跃——

  展示良好风采

  2001年起,湖州交通进入大投入、大推进、大发展的新阶段,湖州交通局提出,越是建设发展任务繁重的时期,越是要加强文明创建工作,要通过文明创建,为交通发展凝心聚力、鼓劲造势。

  为此,该局着力加强规范化建设,修订了各项管理制度,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通过向社会公布交通行政执法、农村公路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监督举报和咨询电话,自觉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同时,湖州交通人在全系统积极推行人性化执法、亲情化服务,并通过“创文明、树品牌、争五星”、“文明服务百日竞赛”等创优活动,努力营造浓烈的创建氛围。2004年,市车辆通行费征收处以“三尺岗亭”传播湖州窗口文明,涌现出雷锋式征费员朱建强、“微笑天使”高芬娜等一大批优秀征费员,先后收到了470封表扬信和22面锦旗。2005年,百名星级出租车司机组建“爱心服务车队”,并公开承诺:如有需要,一个电话立即上门服务。市港航部门还结合行业特点,在工地上办起了5所民工学校……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带来了全系统创建成果“质”的飞跃。

  新的起点——

  演绎执著追求

  文明行业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湖州交通局提出:不能“牌子到手,创建到头”,湖州交通人在新的起点上要确立新的追求目标。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他们提出创建省交通系统“文明行业示范窗口”。围绕这一目标,全系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的根本内涵,在交通规划建设、交通行业管理等各个方面体现为社会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努力把交通的好事办得更实、实事办得更好。

  湖州交通人清楚地认识到:一切工作都要从方便服务对象,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养路费等交通规费征收窗口要做到“早提前、晚推迟、中午不断人”,不让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吃“闭门羹”,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群众的要求,并要将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交通各项工作中去……

  一切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切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湖州交通行业文明创建的基本思路,其中饱含了湖州交通人热切的企盼和执著的追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