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对义乌发展经验的几点理性思考
· 否定寻常人生是一种社会病态
· 《2006浙江就业报告》简评
· 科学, 拒绝永远的权威
· 科学发展是关键
· 哲理漫画
· 抓好市场经济条件下 的社会风气
· “中国工农红军”名称的由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对义乌发展经验的几点理性思考
毛 跃
  义乌发展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在浙江成功实践的一个缩影,它成功的奥秘有很多,亟待我们去破解,从理论上说,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关于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统一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决为什么发展和怎么样发展得更好的问题,显得更为迫切。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在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时期新阶段,关于发展问题的科学回答。具体来说,就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义乌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发展得快不容易,发展得好则更难。义乌发展得“快”有目共睹;义乌发展得“好”也不容小视,从横向看,义乌的发展是全面的协调的。尽管义乌是以商兴市、以市场而闻名,但近些年义乌的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基本形成了“以贸促工、以工强市”的格局;从纵向看,义乌的发展是可持续的。义乌在发展中认真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在发展工业中不“来者不拒”,不以牺牲长远的“好”,来换取一时的“快”。义乌市的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这一良好局面的形成,关键在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只有切切实实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统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我们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受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和能源紧张、社会矛盾突显等问题的困扰,党中央适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表明我们党对发展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新的境界。

  义乌发展经验表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贫困是社会不和谐的主要根源。只有经济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条件和环境,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义乌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统筹发展,扎扎实实做好“五个统筹”,特别是注重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义乌建设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关于坚持党政有为与按经济规律办事的统一

  一切社会活动的正确性,都取决于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一体化发展规律,表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均衡规律,概括了社会系统各个要素的内在联系和辩证统一关系。坚持党政有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客观规律,既有作为,又不乱为,真正做到科学执政。

  义乌发展经验揭示,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调控和服务功能。比如,在专业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买什么、卖什么,政府从不过问,完全由市场来调节;而政府则积极做好引导、调控和服务工作:一是根据市场的发展,积极建设高标准的有形和无形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数字市场”和会展经济,极大地拓展了市场空间;二是“划行归市、分类集聚”,把同类商品集中在一起,方便市场交易,提高市场的整合能力和整体竞争力。这样就较好地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有机结合。再如,义乌在发展的实践中,没有简单复制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循序渐进的传统发展路子,而是紧紧围绕“市场”做文章,从“以商补农”到“兴商建市”迈出了腾飞的第一步。同时,在市场扩张的基础上不断拉长产业链,建立了“以商促工”、“贸工联动”的新型产业体系,走出了符合义乌实际的发展道路。由此可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关键问题不是政府要不要干预,而是怎样干预,义乌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关于坚持改革方向与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群众的统一

  改革开放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只有深化改革,进一步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才能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只有深化改革,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值得肯定的是,义乌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与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相统一,坚持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义乌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改革。一是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四个允许”到90年代初的“管办分离”;从“收支两条线”到“工程招标”、“政府采购”、建立365便民中心等等,形成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二是着力推进涉及人民群众利益问题的体制改革。特别是提出“两个关注、两个尊重”(即关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注不同利益群体的合理诉求,尊重劳动者主体地位、尊重文化多样性),积极探索职工维权、外来建设者的管理服务、公众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等有效途径,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改革,把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政府每一项改革举措的推出,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于坚持实践第一与坚持先进理论指导的统一

  在领导改革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党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实践的探索,就没有正确的理论;没有正确理论的引导,也没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

  义乌的发展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不可否认,义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内生的,它植根于义乌人民群众的商业文化传统和创造性的实践,得益于自身的商业文化传统与市场经济的天然联系。但是,义乌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离不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义乌农民迫于生计进城经商,形成自发市场时,县委不是简单地取缔,而是作出了“四个允许”(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的决策,为义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在今天看来不算什么,但在当时作出这项决策是需要勇气的,而支撑这个勇气的就是邓小平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90年代初,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坚定了义乌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心和决心,适时提出了“兴商建市”、“贸工联动”的战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义乌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更明,大力实施“五个统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改革开放至今,义乌历届党委、政府之所以能一以贯之地坚持发展专业市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根本原因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科学地谋划改革发展大计。义乌发展经验充分证明,党的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就会产生出无穷的创造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