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新华社7月15日消息 由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洋发展史上规模最大、调查要素最多、项目涉及部门最广、调查技术最先进的全国准同步海洋环境基础调查和评价(简称水体环境调查)工作7月15日起正式启动。
水体环境调查涉及海域范围面积达102万平方公里,分夏、冬、春、秋四季,自北向南近岸11小区块、近海9大区块同步进行,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
这意味着,两年后,我国科学家将对近海海域一年四季的基本情况,如水深、波浪、水位、海流、水温、水色、总磷、营养盐、浮游生物等做到“心中有数”。
水体环境调查旨在全面系统地开展我国内水、领海及领海以外部分海域的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化学、海洋光学和海洋药用生物资源调查工作,以查明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的基本状况,为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综合评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提供基本依据。
“这次最大的特点是大规模、准同步,从北到南几乎同时展开。”国家海洋局副司长雷波说,“我们将对海洋有一个同步了解。”
在15日启动的近海水体环境调查中,其中一项专项调查格外引人关注——我国将首次对海洋药用生物资源进行全面、系统、大规模的调查评价,摸清药用资源的家底和耗损情况,对其药用价值进行分析鉴定,评价海洋药物资源利用前景,建立海洋药物资源数据库、珍稀濒危药用物种及资源蕴藏量预警系统。
在海洋药用生物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我国将编纂《中华海洋本草》专著,为掌握我国海洋药用资源状况提供科学数据,为药用生物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和佐证,为有效保护和持续开发利用海洋药用资源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