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长征组歌》的幕后故事
· 小热昏:一道淡去的文化风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7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作为杭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历经百年沧桑的小热昏曾牵动了多少杭州人的情感记忆。
小热昏:一道淡去的文化风景
■本报记者 章瑞华
  今年6月10日,恰逢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保护日”,“老杭州”们终于在刚刚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上欣喜地看到了小热昏的名字。与此同时,一本洋洋近20万言的《杭州小热昏》问世,上面详尽记载了小热昏的百年兴衰历程;7月,收录了小热昏经典曲目《水果招亲》、《便宜货》、《小菜打仗》的首张《杭州小热昏CD专辑》即将推出,届时,戏迷们可以听到当年流动在杭州街头巷尾那久违的唱腔与旋律。  

  市井说唱话沧桑

  一提起周志华的名字,家住杭州东园社区的马桂荣大伯就乐了:“他不就是当下杭州红火的电视节目《阿六头说新闻》的主持人吗?”不过,身为“老杭州”的马大伯认识他更早,因为周志华说的小热昏曾在杭城许多街巷里弄被人们津津乐道。上个周末,得知记者前去采访,76岁的马大伯很是兴奋:“你帮我问问周志华,啥时光能够再听到小热昏,我起码有20年没听到过了,心里很怀念啊!”

  演出、创作、拍片,两年前从杭州滑稽剧团退休的周志华如今成了一个大忙人,好不容易逮到采访机会,是他在电视新闻演播前的空隙时间。在记者面前,周志华掰着手指历数着小热昏的发展历史。

  曾经,小热昏是杭州家喻户晓、深受百姓喜爱的曲艺形式。夜晚降临,在迎紫路(现解放路太平洋电影院对面)、羊坝头、旗下(现龙翔桥至开元桥一带)、众安桥、城站附近的空地广场上,只要锃亮的汽油灯一亮,盛满梨膏糖的木箱一放,“嗒嗒嗒”竹板敲起来,“哐哐哐”小锣响起来,大人小孩便蜂拥而至。

  为啥要卖梨膏糖?“因为那个时候,卖艺场子一般摆在露天,观众是以买糖来代替买票的。如果噱头足,唱得好,艺人挑来的一箱子梨膏糖,可换回一箱的铜钱。”周志华说。清末民初,小热昏的鼻祖杜宝林就是以朗朗上口的“说朝报”形式,说唱时事新闻和滑稽笑话而名扬江、浙、沪地区。他的演唱内容,不仅幽默风趣,听了让人捧腹,而且还经常要借题发挥,针砭时弊。为了避免麻烦,机智的杜宝林就用“小热昏”来做艺名,以此作为掩护自己的法宝,意为“热昏瞎说的”,让大家不必当真。久而久之,这种艺术形式也因此被百姓称为“小热昏”。

  “1958年杭州曲艺团成立,小热昏艺人被吸收为专业演员。我也在1961年进入曲艺团,边学边唱,四十余年来一直倾情于此。”周志华见证了小热昏由兴至衰的整个过程。他的搭档徐筱安的父亲安忠文,作为小热昏的第四代传人,曾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上北京演出,并受到周恩来、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老百姓的审美趣味越来越多样化,小热昏渐渐衰落了。现在,人们看到的小热昏演出,多是作为一个三四分钟的小节目在剧场里演出,已经远离了从前街边专场演出的原貌。周志华告诉记者,前些日子他曾经去杭州河坊街现场表演,当时“人一下子就围了过来”,他说一句“明天再来”,第二天居然真的有观众早早地等在那里。

  去年5月,小热昏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小热昏又晋一级。“小锣一敲嚓啷啷,今朝唱点啥名堂?不唱短来不唱长,要唱阿强找对象……”得知小热昏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杭州滑稽艺术剧院院长刘笑声在他的办公室里边唱边舞,哼起了一段小热昏的熟悉唱词。

  杭州小热昏、独脚戏与滑稽戏虽是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一脉相承。小热昏、独脚戏孕育了滑稽戏,滑稽戏根植小热昏、独脚戏的基因和元素,形成了一条由民间说唱向地方剧种衍变演化的艺术发展链。多年的演艺实践,刘笑声对小热昏的艺术风格了如指掌。“小热昏原来是一个民间艺人的艺名,用它来命名一个地方曲艺,恐怕在全国还是第一个。”

  世家传人谈振兴

  徐筱安,杭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他的另一角色是杭州城内资格最老的“小热昏”艺人安忠文的儿子,小热昏的第五代世家传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创始人杜宝林到第二代门生丁有生、第三代俞笑飞,安忠文属小热昏第四代,他是俞笑飞的得意弟子,擅长南腔北调,能编善唱。他创作的小热昏现代曲目《敢想敢做孙才尧》,于1958年8月参加全国曲艺大会演,并作为优秀曲目进中南海怀仁堂演出。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小热昏看似容易,按照徐筱安的说法,其实是“越简单越难”。它是街头艺术,没有舞台。为了使在场的每个人都能看得见、听得到,艺人就需要站在长凳上说唱。这样一块方寸之地,不仅要说、学、做、唱,还要把一篇篇故事、一则则笑话讲述得生动有趣,对于艺人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要想说得出色,不被下面的观众轰下场,你得敲锣说新闻、讲大书样样会,既能模仿三教九流、南腔北调,又需要京戏、越剧样样皆通。”当年杜宝林先生演唱的长篇曲目《家庭恶产》,一共廿四本,他每次唱到伤心处,人人皆落泪,说到诙谐处,满场都捧腹,这就是功力。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徐筱安曾经以一曲《来阿来》唱遍浙江全省,在杭州城里更是唱得“满城风雨”。但是,所有这些都已经成为昨日的辉煌。

  采访中记者得知,有关杭州小热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曲艺家协会首席顾问马来法研究员可以说立了大功。在他琳琅满目的书房里,他向记者展示了长年收集整理的一大堆已经发黄的小热昏演出剧照。

  一百年前,小热昏发韧于民间,是地地道道的杭州特色的说唱艺术。“时至今日,小热昏已经式微。这门曾经红火于杭州街头巷尾的地方曲艺,正面临着无人捧场、无人传承的尴尬处境。”对于小热昏的衰落,他认为,主要是因为小热昏自身表现形式较为单调,和现代表演艺术丰富多样的包装手段与表演手法相比较,显得有些“单薄”。小热昏看似简单,其实“难学习、难创作”,因为它需要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纯熟的表现技巧,现在要求“新生代”的曲艺工作者们去自编自演小热昏还是有些难度;再者,小热昏需要表演者的即兴发挥,必须在开口后一两分钟内就能抓住观众,这并不是所有的表演者都能做到的。

  谈到小热昏的下一步,这位担任“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的老艺术家坦言:当务之急是传承和普及。小热昏具有本土化、草根性的特点,它扎根于市民百姓中间。小热昏以市井中的俗人俗事为说唱对象,取自生活,以小见大。在他看来,小热昏的衰落和很多已消失的剧种是不一样的。杭州小热昏历史上为什么一度能够红火?主要有像杜宝林、俞笑飞、安忠文等一批能自编自演的曲艺人才,有作品、有演员,又有一大批听众群。虽然他对小热昏的现状非常忧心,但又认为,只要采取“对路”的措施,小热昏的振兴还是大有希望的。

  “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印记,小热昏作为杭州的一张文化名片,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千万不能在我们手里丢掉。我希望不久的日子里,它的身影会回到大街小巷,回到老百姓的中间。”临别之际的一番言语,让记者感受到一位老艺术工作者对振兴小热昏的殷切企盼。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