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新华社7月12日消息 正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12日一致决定,将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中国稀有的“活化石”动物栖息地成为中国第32处世界遗产,至此,中国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数量居世界第三位。
四川省世界遗产申报办公室副主任张虎说,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还是全球自然保护事业的标志和“旗舰”物种。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不仅是地球历史与地质特征研究的典型区域,是陆地、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演化的典型区域,是自然景观、美学景观集中的区域,更是生物多样性与特有物种栖息地的全球性典型代表。因此,世界自然遗产唯一评估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建议将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最终获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保护国际(CI)中国项目代表吕植12日在维尔纽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熊猫的唯一性和栖息地各级政府的长期努力确保了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申遗成功。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意义重大。
吕植博士长期致力于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她说,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正面临水电开发、旅游开发、修路、开矿等几乎所有自然遗产地面临的问题。四川省政府为解决这些问题已作出大量努力,只要继续努力下去,遗产地的保护工作一定会取得成功。她认为,保护物种不是把动物放在动物园里就完事了,而是应该让动物在自己的原生栖息地里生活下去。
正在参加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的四川省副省长王怀臣12日表示,这次大熊猫栖息地成功申报世界遗产,标志着大熊猫保护已经列入全球保护框架,中国政府将不遗余力加大保护力度,四川省也将为大熊猫的生息繁衍创造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他表示相信,列入世界遗产项目以后,大熊猫将得到更加严格的保护,大熊猫这一极其珍贵的动物资源将世世代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