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 俄反恐路上的里程碑
· 殷墟叩响“世遗”大门
· 20多名非法武装分子向车臣当局投降
· 解读巴萨耶夫之死四大悬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殷墟叩响“世遗”大门
  此刻正在立陶宛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今年申报的唯一一项文化遗产项目——安阳殷墟,正在接受代表审议。百余年前因发现甲骨文而震惊世界的殷墟,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中国文明的伟大力量

  记者11日电话连线正在立陶宛参加世界遗产大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他说,虽然我们对殷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期待已久,但此刻心态却十分平静,无论成功与否,殷墟的价值是永恒的,对它的研究和呵护也将是永远的。

  1999年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一批闻名中外的专家学者联名发起了殷墟申遗行动。

  谈起殷墟,一向严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话语中充满了少见的激情:“殷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明的伟大力量。”

  本届世界遗产大会召开前夕,李伯谦等一批著名学者专门著文评价殷墟的价值:目前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使用的汉字,可以追溯到甲骨文,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甲骨文也因此成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

  殷墟见证了商王朝的存在,代表了中国商文明乃至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阶段。它反映了许多的制度和技术以及已经消失了的独特文化习俗:中国过去3000年以来城市布局的中轴线规则源于此;青铜铸造技术铸造出了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等等。

  在40多家权威考古机构参加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的评选活动中,殷墟遗址以最高得票数名列第一。

  “殷墟考古成为探索中国史前考古、夏商考古与周秦汉唐考古的学术支撑点,对中国历史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殷墟进行评估后认为:殷墟突出的价值堪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古代文明媲美。

  受尽磨难劫后重生

  “由于发现在备受西方列强凌辱的旧中国,殷墟是一个受尽磨难的遗址,战争也曾使殷墟的发掘和保护工作被迫中断。”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说,幸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殷墟的保护和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1961年就将其与长城、故宫一起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对殷墟的研究又成为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支撑点。

  陈爱兰说,保持殷墟原有的风貌、体现遗址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一直是殷墟文物保护工作追求的目标。经过多年努力,目前除历史上自然形成的村庄、道路外,殷墟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范围内均为农田和绿地,地表上保持了殷墟原有的环境和历史面貌。

  为达到这一目标,多年来,安阳市严格控制殷墟范围内村庄、道路与企业发展规模,逐步迁移保护区内村庄、居民,同时对王陵遗址、宫殿宗庙遗址采取地下封存、地表植被展示或部分揭露展示的方法进行了有效保护。

  安阳市还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文物保护规定,使殷墟逐步建立起由国家、省、市政府实行科学保护与有效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殷墟文物保护管理奠定了法制化基础。安阳市政府还与社科院考古所合作,建造了集中收藏、保护、展示殷墟出土可移动文物的殷墟博物馆。

  充满智慧的遗址展示

  如同诸多古遗址一样,殷墟的不可移动文物基本上都属土遗迹。它们不适于展示,发掘出来后,通常采取“回填”的办法,将其重新埋入土中。

  安阳市文化局局长李阳生说,考古学必须向公众负责,老百姓有一万条理由要求一睹考古发掘之后的商代遗迹“风采”,作为文化遗产的殷墟,必须展示出遗址的“原真性”,让公众相信安阳殷墟地表以下的确埋藏有丰富的商代遗迹。因此,“如何有效展示商代的土遗迹”,成为文物管理者的重大难题。

  李阳生说,目前殷墟遗址所采用的新的遗迹展示手法被总结为七项,即在文物遗迹原地封存起来的情况下,根据不同情况或者采用抬升地面、复原局部或整体的办法,或者采取在文物遗迹上面用地面沙石、植物标识出来的方法,将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殷墟甲骨文发现地等重要遗址遗迹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甚至用地面覆盖玻璃罩的方法将祭祀坑的情景逼真地展示出来。

  “在保护和展示的过程中,殷墟始终坚持了尊重科学、尊重专业的态度。”李阳生说,“殷墟所创新的土遗址保护和展示方法,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所委托的考察专家的充分肯定。

  (据新华社)

  无论申遗成功与否,殷墟的价值是永恒的,对它的研究和呵护也将是永远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