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 中印丝绸之路 浙商喝头口水
· 哥德堡号重返中国酝酿购宝之旅
· 中国—南亚陆路大通道初具雏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7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随着青藏铁路7月1日的开通以及乃堆拉山口昨天重新开放——
中国—南亚陆路大通道初具雏形
  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分隔开来的铁丝网静静地消失了——时隔44年后,中国和印度6日上午重新开放了连接西藏自治区亚东县与印度锡金段的乃堆拉山口。

  昔日两军对峙 如今人流熙攘

  在这条见证了中印数百年友好往来的古老国际边贸通道得以恢复的同时,中国和印度还分别开放了仁青岗边贸市场和昌古边贸市场。

  昔日两军对峙的地方,如今人流熙攘。一群群商人神采飞扬,握手、合影、互献哈达。53岁的洛桑在自己的摊位上摆好藏香、奶渣、糌粑等商品。他说:“多年期盼的市场终于重开了!”

  这里曾是“丝绸之路”南线的主要通道。印度锡金邦规划委员会委员索南·多吉对新华社记者说:“山口开通只是一个开始,以后我们还想通过这个山口把生意做到中国内地。”

  北京时间上午10时,中印两国在乃堆拉山口两侧同时升起各自国家的国旗。11时40分,边贸通道正式恢复开通。印度锡金邦首席部长查姆林主持了边贸通道开通仪式。中国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向巴平措、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出席了开通典礼。

  现代的“新丝绸之路”

  专家们认为,乃堆拉山口的重新开放以及青藏铁路7月1日的开通,将使中国携手邻国开辟一条现代的“新丝绸之路”,推动建设“和谐地区”。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刘江永说,重启乃堆拉山口是中印加强双边关系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增进两国政治互信和经贸往来。这也反映了大国之间协调合作、邻国之间友好发展的潮流。

  此前,中印贸易90%以上通过海运,而西藏的外贸绝大部分在天津港吞吐,两地相距约4400公里。如果走乃堆拉山口,拉萨经亚东至加尔各答的距离就可缩短至约1200公里,这标志着中国-南亚陆路大通道已初具雏形。

  边境贸易重开后,中国的丝绸、羊皮、羊毛、羊绒、家电、中药材有望通过乃堆拉山口进入印度市场,而印度的铁矿石、农畜产品、毛毯、茶叶、咖啡、纺织品、鞋子、罐头食品、烟草、大米和干果也有望通过这个渠道进入中国市场。

  让西藏变成对南亚开放的前沿

  分析人士预计,在乃堆拉开放初期,就能够使印度锡金邦转口的贸易价值至少达到每年2亿美元左右。此外,青藏铁路已于7月1日开始全线通车运行,从中国内地通过乃堆拉转往南亚的商品数量和种类将剧增。届时不仅中印边境贸易的潜力不可低估,中国西南与南亚连成一体的局面也很有可能出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后凯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青藏铁路将不仅可以加强西藏与全中国经济一体化,而且可以使西藏作为中国西部三条国际重要通道之一,打通与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经贸通路,长远而言可以成为中国联系南亚的陆路大通道,让西藏变成中国对南亚开放的前沿,促进南亚经贸大通道的形成。另外两条通道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中亚,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通东南亚。

  青藏铁路还将在未来延伸至日喀则、林芝等地,而重新开放的乃堆拉山口所处的亚东县正位于日喀则地区内。

  在位于拉萨东南方向的林芝地区,西藏第三个民用机场——林芝机场,也将于7月通航。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刘江永教授说:“从这一系列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和印度以及南亚各国克服重重天堑,利用地缘优势来发展经贸合作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为中印友好年送上大礼

  20世纪初,经乃堆拉山口的边贸年交易额最高时达到上亿银元,占当时中印边境贸易总额的80%以上。但自上世纪60年代发生边境争端后,两国相继撤销了原边贸市场的海关等机构,乃堆拉山口由军队把守,边贸通道被铁丝网隔离。

  中印两国在上世纪末开始改善关系。2003年时任印度总理的瓦杰帕伊访华时,两国同意增开乃堆拉山口两侧边贸市场。2005年,中国正式批准西藏在亚东建设边贸市场。上月,中印两国的官员在拉萨达成了重新开放山口的会谈纪要。

  温家宝总理去年访问印度时,双方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今年,则迎来了“中印友好年”。《瞭望新闻周刊》评论说,乃堆拉口岸的重新开放,完全可以看作是对“中印友好年”献上的一份珍贵礼物。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是印度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印贸易额去年达187亿美元,今年将突破200亿美元。(综合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报道)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