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供本报专稿(记者 李晔) 苏州“控制保护建筑”葑湄草堂,继去年在上海流拍之后,近日终于寻到主人。据透露,价格接近去年在沪拍卖的参考价,即5600万元。目前,这是苏州“古宅上市”中最大一桩买卖,此前,零星有三四处小型古宅已经名花有主。
人们不由作此联想——在英国,不少中产阶级花一英镑,可购得十八、十九世纪的古堡,其代价是,不菲的修缮费及各种古堡保养上的条条框框,令主人们伤财劳神。在中国苏州,虽然不可能像在英国那样可以低价购得古宅,但这并不能阻挡一些殷实人士竞相追逐。
据介绍,苏州的葑湄草堂、双塔影园等深宅大院早在十多年前就挂上了“控制保护建筑”的牌子,这是苏州专为有一定价值却又够不上“文保单位”的建筑所设的头衔。然而,这块牌子除了能使它们免遭拆除的命运外,却基本没有具体的保护措施来延缓其衰颓的速度。
去年苏州通过了《古建筑保护条例》,其中明确规定: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维修、置换、购买、资助苏州古建筑。到这时,苏州才大胆包装有条件的古宅走市场之路,被当地人称为古宅“上市”。
记者了解到,英国古堡的保护模式是这样,在你得到一座古堡50年到100年使用权的同时,政府会跟你签订一份协议书,其中明确使用和保护的权利义务。苏州属于“控制保护建筑”的古宅出售后,也是类似的操作模式——业主的维护装修的详细方案必须上报评定,以保证古宅不被破坏。
苏州目前260余处“控制保护建筑”中,有35处急待抢修,约需保护维修经费1.5亿元,靠政府每年300万元的拨款,简直杯水车薪。“这些保留着古城‘遗传密码’的建筑,比我老得还快!”已退休多年的原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王仁宇感到伤心。在他看来,加快“上市”似乎才是解救之路,而古宅最终私有或以何种状态存在都是小问题。因为,如果不能吸引社会力量加入抢修和保护,苏州古建筑窘迫的困境就难以消除。
有关专家认为,“与其烂掉,不如卖掉”,出售古宅,其实是文物保护“民间化”的一种形式,这和“藏宝于民”的理念如出一辙。同时,文保单位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加快修订古宅保护更规范的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