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村民上班 村里管饭
· 放假了,我们真开心
· 桃子红了 孩子笑了
· 孩子忙,家长也没闲着
· 赵金岱同志逝世
· 法院坐上被告席
· 轿车“发火”
· 网络招聘,注意这些陷阱
· “不回乡,能有城里孩子一样快乐吗”
· 有事就找“法律顾问”
· 李振生同志逝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村民上班 村里管饭
永康黄园村村民吃了5年的“现成饭”
  本报讯 (永康日报记者 叶宁) 日前,69岁的尹章倪像往常一样,来到村“蒸饭房”取走了两个热腾腾的饭盒。永康市花街镇黄园村办“蒸饭房”,为村民免费烧饭已经持续了5年,每年除了春节期间有10来天时间“打烊”外,村民每天的中饭和晚饭都是村里管的。

  这个“蒸饭房”建在一间平房内,一个不锈钢电热蒸汽两用蒸饭柜和一个水槽,很简单又很整洁。村民杜爱芳既是村里的保洁员,又是这里的“厨师长”。每天上午9:30,她来到这里轻轻合上电闸,到11:00就可以准时开饭了。

  尹章倪和老伴都在附近一企业上班干轻活。老尹说:“村民到厂里打工挣钱,村里派专人烧饭。回家就可吃到热饭,我们的村干部想得真周到。”和尹章倪夫妇俩一样,该村几乎所有的劳动力都成了附近工厂里的工人。

  工厂离村子虽近,但大家来去匆匆,有时还顾不上吃饭,就得赶回厂里,老人、小孩也很难照顾到。如何给大家解决这难题呢?村委会成员一合计:办个“蒸饭房”,加多少米、多少水由村民自己定夺,村里贴补水电费,派专人烧饭。

  很快,每位村民都从村里领到了一只饭盒。

  和进厂做工的村民一样,80岁的童月仙阿婆也很喜欢“蒸饭房”:“午饭蒸3两米,吃掉一些后加水到晚饭时就蒸成了粥。整得透,没锅巴,不浪费。”

  村委会主任尹祖亮算了一笔账:全村110多位进厂的劳动力每年至少可以挣到120万元。“只要让大家安心工作,村里贴补一点又算得了什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