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切实抓好先进性建设的经常性工作
· 今年我省首封高考录取通知书送出
· 一场及时雨 清凉多少人
· 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注入动力
· 浙江中心村 三年后都有 建筑蓝图
· 浙商齐鲁“复制”义乌模式
· 浙江书法家登堂中国美术馆
· 绍兴市拔尖人才与浙大教授“结对”
· 我省电网一批迎峰度夏 重点工程建成
· “红黄牌警示”的联想
· 政治坚定加强学习 努力工作不辱使命
· 绝不让居民家中断电
· 花小钱也能办大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7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奉化新农村建设用“巧劲”
花小钱也能办大事
  本报讯 (记者 张品方 余华 通讯员 马钧) 2000元钱,按照奉化市尚田镇西岙村村民的话说,“这点钱开门费都不够”。不过最近西岙村却用2000元钱办了一件大事——拆除了村里67个简易茅厕。

  “拆茅厕没请人,都是老百姓义务劳动拆的。拆一个茅厕本来村里要拿出100元补贴,可是许多人没要这笔钱。”村支书胡建国说。对于村集体年收入只有22000元的西岙村来说,村民的参与对建设新农村显得十分重要。

  修水泥路、建无公害厕所、清理河道,这些工程如果请人来干,每样都少不了要花上几万元。西岙村村民靠义务劳动,硬把这笔钱省了下来。去年一年,西岙村村民义务劳动时间达5000工,按照一工40元计算,村民们等于无偿为村集体注入了20万元资金。

  在奉化354个行政村中,村集体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就有199个。如何在少花钱的前提下把新农村建设这件大事办好?这是奉化各级干部都在考虑的一件事。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是许多村新农村建设中比较头疼的一项工作。要说服村民们在自家建抽水马桶,村集体往往需要拿出不少经费,为每家每户补贴。去年6月,岭头村组织村民到结对的城市社区进行了几次参观,有的人就开始嘟囔了:“原来自己村里这么脏啊!”还没等村干部开口,各家各户就主动改起了厕所,换上了抽水马桶。村民黄建尚不好意思地说:“这么多年都是用粪池,也没觉得不卫生。可进城和人家一比才知道,为什么过去游客不愿意在村里长呆。”

  如今,岭头村人不仅习惯了用抽水马桶,还像城里社区一样,每天自发把村道打扫得干干净净。

  村庄卫生搞好了,村容整洁又成为岭头村支书黄杏军的一块心病。村里的五六间破旧的老屋,不拆影响村容村貌,拆掉重建,集体收入又远远不够。

  “新农村建设也不只是盖新房,收拾干净了同样达到效果。”黄杏军说。村民们把老屋进行了加固、粉刷,墙角还种上了娇艳的月季。利用这种方法,岭头村只用了几万元钱就为村里增加了一个“和谐乡村会所”,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岭头村接待客人食宿的场所。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