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一卡通”联通绍兴城乡公交
· “红军钱币”示后人
· 婚姻家庭指导师将现身沪上
· 一笔特殊的捐款
· 李侨同志逝世
· 在西部再干一年
· 西湖水面 一游客跳水死亡
· 如此纳凉,有碍观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本报日前报道了丽水市农村班车与城市公交存在“一公里阻隔”,造成群众出行不便,引起了读者较大关注。为此,丽水市有关部门到绍兴市取经。
“一卡通”联通绍兴城乡公交
本报记者 洪加祥 周智敏
  丽水同志到了绍兴,乘上公交车,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从农村开来的66路、77路班车,与从城里开出的5路、88路公交车都能用统一的IC卡。

  绍兴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处长王关烈介绍说,此前,绍兴城市公交与本地农村班车没有实现“一卡通”,原因与丽水的情况类似,也是因两个部门分管城市、农村客运,存在“人为壁垒”。

  一张小小的IC卡,折射出绍兴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进程。“一卡通”不仅方便了乘客,加快了资金结算速度,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长期被部门分割的农村、城市两大公交合而为一成为可能。

  分管农村公交的绍兴县交通局运管所长陈樵耕认为,由于经营热线重复投入,公交延伸引发利益矛盾和城市公交与农村公交基础设施不能共享,交通规费征收享受不到优惠政策,农村公交票价农民获得实惠少,得不到欢迎,造成农村公交发展不快,确实需要像实施“一卡通”那样,尽快将城乡公交“联通”起来。为此,农工民主党绍兴市委会在市政协会议上提出42号提案,要求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将城市公交与农村公交统一归口管理。

  绍兴市委根据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在市委五届四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思路,实行统一公交体制、统一公交发展规划、统一公交资源配置、统一公交税费政策、统一公交运价标准、统一服务标准。市政府于今年5月25日正式出台《关于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公交管理体制改革、运行机制改革等措施,确定全市城乡公交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市交通局,并决定将市公交总公司成建制划转市交通局。    

  6月份以来,绍兴市公交总公司为解决广大城乡群众出行难,缓解市区居民上下班和学生放学等高峰期乘车难,合理调整线路布局,增开22路、11路、24路等专线,使原先市区五六分钟一辆,改为三四分钟一辆。驶往农村的公交车辆,也从原先只进镇到全部到村。这几天,又将20路公交车从市区至四丰延伸至裘家岭村。

  距离绍兴城50公里的王坛镇新联村,是个偏僻的小山村,现在这里的农民也感受到城乡公交一体化所带来的方便与实惠。村干部陶洁潮告诉记者,以前农民乘农村班车不仅票价高、班次少,还进不了城,要在城郊中转。现在,小山村有了116次公交,不仅班次多,早上6时半、中午12时都有车到绍兴城,票价还降了下来,另外,进城更方便了,这几天天气虽热,但村民扛着茶叶、霉干菜、玉米棒子等山货可一乘到底,到市中心的农贸市场交易。

  每当傍晚,新联村村民乘着公交车返回山村时,80多岁的谢瑞富老人总要在新建的石亭子候车亭看报,迎接村民回来。老人说,村里许多人以前没去过绍兴城,现在有了公交车,进城就像到隔壁邻居家串门,每天带卡刷两个来回,住在山沟里也和住在城里一样方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