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有控股企业富润集团流传着“三盆水”的说法,就出自刚刚当选我省“十大时代先锋”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赵林中。
1986年,在县委办工作的赵林中,受命到富润集团前身——浙江诸暨针织厂“扭亏”。他带领员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10多年间兼并22家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把一家小型国企发展成全国针织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拥有总资产22亿元。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赵林中却是“新官上任三盆水”。在一次职工大会上,他接连“泼”出了“洗头水”、“洗手水”、“洗脚水”。
赵林中的第一盆水是“洗头水”。他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定要“勤洗头”。企业困难时要保持清醒头脑,企业大了、强了,还是要保持清醒,观念常新,思路常清,不能以小小的成就而自傲。
“不克服浮躁心态,不保持清醒头脑,终究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经不起市场的冲击。”“富润”壮大后,赵林中还是用这句话和员工们共勉。
赵林中的第二盆水是“洗手水”。他时刻提醒自己和员工要清正廉洁,勤俭节约。
9年前,公司股票上市时,不少员工雀跃了:“上市了,钱来了,”“小车要更新换代,把那几辆老爷车换掉,买几辆奔驰、宝马,拿出大公司的派头来”……面对各种花钱图享受的苗头,赵林中作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取消自己的专车,取消集团公车,将公司总部近10辆公车全部拍卖。(下转第二版)
左图:赵林中(右一)在投资1300万元建立的污水处理厂检测水质。本报记者 黄曙林
诸暨日报记者 骆仁东 徐德文 摄
(上接第一版) 自那时起,他每天上下班都是步行,只要时间允许,出差也坐大巴或是火车。记者今天采访时,员工骆丹君悄悄告诉记者:“赵总昨晚刚从上海坐火车回来。火车晚点了,凌晨3点才回到诸暨。”谈起当年的“卖车”事件,赵林中笑着说:“‘富润’是难兄难弟走在一起的。就算富了,也不能丢了廉洁自律、艰苦创业的传统。坐豪华汽车对我来说不是舒服,而是压力。”
赵林中的第三盆水是“洗脚水”。作为万余名员工的“当家人”,赵林中认为“职工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他形象地说,用水多洗洗脚上的污垢,多跑基层,以人为本,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关爱职工。
在几次兼并中,“富润”先后接纳了9000多名国企职工,没有将一名员工随意推向社会。每次兼并,赵林中都要将“联系单”发到每位职工手中,让他们把意见写下来。兼并诸暨毛纺厂的那年夏天,赵林中肩上搭着一条毛巾,坐在办公室花了两天两夜,认真批复了职工们近2000条建议。
在“富润”,有一套实施了10来年的“思想工作60条”。大到经营决策、民主管理、劳动争议和劳动安全,小到职工生日、退休、得病问候,无一疏漏地被列其中,每一项都有具体负责人。
20年来,赵林中一直没远离这“三盆水”;20年来,“富润”从小变大,从穷变富,赵林中身上那种简单朴实、艰苦奋斗的本色丝毫没有淡去;20年来,赵林中坚守着信念: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永远不能变。
(本报诸暨6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