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网络报警路线图
· 消防战士喜获伤残保险
· 网上交易 谨防陷阱
· 上海探索 养老“轮候制度”
· “一公里阻隔”何时实现无缝衔接
· “小提琴女神”为何中断演出
· “红色家书” 网上公益展开展
· 党员志愿者“认养”背街小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6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如何保持背街小巷的整洁环境 杭州应家桥社区的居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党员志愿者“认养”背街小巷
  本报讯 (记者 施晓义 通讯员 胡海岩) 笔者日前在杭州应家桥社区采访时发现,社区内的背街小巷一尘不染,小巷两旁绿色葱茏,池塘里景色别致。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社区的背街小巷已被热心的社区党员志愿者“认养”,经常有人打扫。

  为街面除尘、为草坪护绿、为池塘增色……这些都是背街小巷“认养”者经常性的工作。因为长久居住在这里的缘故,居民们特别珍惜这里的一草一木。他们心里明白,今日漂亮的背街小巷来之不易,以前这里的环境实在不敢恭维:新苗巷边上有一个废弃的公园,杂草丛生,臭气熏天,而文昌巷也破旧不堪。

  去年年底,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完毕,应家桥社区的两条小巷顿时旧貌换新颜,居民们着实高兴了一阵子。然而时间不长,细心的居民发现:街面上经常有随意丢弃的垃圾,嫩绿的草坪上也时时留下不文明的脚印……怎么办?这时,社区的一些党员居民率先站出来,提出志愿“认养”社区内的小巷。在党员志愿者的感召下,一支近百人的“认养”志愿者队伍很快建立起来。

  今年70岁、有着34年党龄的居民潘琴华是这条400米长小巷的“认养”者之一。她说:“我们这些老党员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了,闲暇时间相对多,在社区需要的时候,党员理应率先站出来。”如今,只要不出远门,她就会出现在这条小巷里,一边捡除杂物,一边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劝导。

  在党员志愿者的带动下,更多的居民加入到志愿“认养”背街小巷的行列中来。社区居民、65岁的市电信局退休干部吴伦坤发现,水池里的水因为缺少流动,容易变浑,就特意跑到西湖景区寻找净化水的“秘密武器”。几经周折,他终于找到一种水草,带回来栽在社区的池塘里,一段时间后,池水变清了许多,赢来居民一片叫好声。因为他的“认养”水平更有创意,他还被评为全市背街小巷改善工程热心市民。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