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专版
3  4  
PDF 版
· ——我省国税广泛深入开展“四项工程”建设
· 税、企、村携手迎“七一”
· 暴雨无情“税”有情
· 典型解读
· 党建浪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6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省国税广泛深入开展“四项工程”建设
  为新时期国税事业保驾护航

  ——我省国税广泛深入开展“四项工程”建设

  伴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省国税系统努力实践“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大力组织收入,强化税收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五”期间全省累计组织全口径国税收入5780.29亿元,年均增长21.01%;累计办理各类税收减免及先征后退501.57亿元,年均增长33.26%,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2034.42亿元,有力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跨入“十一五”新时期,高位运行的浙江国税将如何续创佳绩,规范高效地履行其“为国聚财、为民执法”的神圣职责?

  为国聚财任重道远

  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总体上,“十一五”时期将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外部环境。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产业重组和生产要素转移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恢复增长期。从国内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和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居民储蓄率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技教育具有一定基础,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这些都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力争2010年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200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000元左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

  “十一五”的美好前景和发展目标为税收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也为实现浙江国税在“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增添了动力,同时也对税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今,浙江国税“十一五”时期发展与改革的基本目标已经确定。

  组织收入目标。大力组织收入,确保国税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国税收入占GDP比重稳中有升,税收弹性系数大于1,到2010年全省考核口径国税收入跨上2000亿元大台阶,年均增长12%以上。

  服务经济目标。密切关注税制改革动向,深入研究政策效应,着力在优化投资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扩大消费需求、推进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发展、改善产业服务环境等方面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提高国税服务经济、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规范执法目标。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力推进“法治浙江”建设,基本达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工作要求,努力把执法违规和失职渎职行为控制在最低程度。加大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力度,推进税收环境的不断好转。

  科学管理目标。牢固树立税收管理的基础地位,推进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不断下降,基本做到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加强机关内部管理,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税务行政管理体制。

  深化改革目标。推进机构、征管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税收征管和干部管理机制。加快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征管业务类主体系统省级集中,稳步推进行政管理类应用软件的省级集中,各类信息数据整合基本完成。积极参与金税三期建设。

  所有这些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一支强大的国税队伍。为此,我省国税审时度势地提出实施国税党建、国税人才、国税文化、平安国税“四项工程”建设,以切实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能力,使得干部队伍素质、知识、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大专以上学历干部比例达到90%以上,浙江特色的国税文化初步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日益完善。

  “四项工程”应时而生

  精心谋划系统推进

  “四项工程”是我省国税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作出的一项战略部署,是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国税进行队伍建设的主要抓手。今年年初,在全省国税工作会议上,酝酿已久的省国税局关于建设四项工程的专题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洋洋数万言的篇幅对“四项工程”建设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

  加强机关党建,实施国税党建工程。深入贯彻全国税务系统党建工作研讨会精神,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落实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党组负总责、党组书记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党委抓落实、党支部各负其责、党员积极参与,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机关党建工作格局。加强基层和机关党组织建设,配齐配强支部书记和专职党务干部,实行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及考评制度。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创新系统内部党建管理新模式,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省市县局都要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大省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市县局机关党建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强化素质建设,实施国税人才工程。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加大交流力度,在县市区局试行领导班子成员职务任期制。完善巡视工作制度,加大巡视工作力度,每年对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市县局组织开展巡视检查,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认真贯彻公务员法,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落实“1+5”配套文件,改进竞争上岗和后备干部选拔办法,实行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制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完善稽查、征管、执法等人才库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建立文秘综合、会统分析、信息技术、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库。以突出干部能力和素质建设为重点,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实施教育培训规划,重视培训基地建设,抓好干部轮训、“六员”培训和骨干培训等。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力度,继续举办财政学和会计学研究生班,增加招录公务员数量,改变干部青黄不接的状况。

  推进文明创建,实施国税文化工程。以“依法科学创新,致力聚财为国;团结清廉文明,构建和谐国税”为目标和口号,积极推进国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建设。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规划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文明创建层次。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机关、促进政风建设,坚持执政为民、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加强“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的税务职业道德建设。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全国税务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方法。活跃机关和基层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营造以人为本、团结进取的和谐氛围。

  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实施平安国税工程。加强制度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落实总局党组、省委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意见,认真实施全省国税系统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6-2007年工作要点,建立完善反腐倡廉的责任、教育、制度保证、监督制约、惩治和评估预警机制。加强廉政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健全廉洁从政制度,严格落实“四大纪律八项要求”,规范干部从政行为。建立反腐倡廉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加强预警信息的评估分析,把腐败现象遏制在萌芽状态。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分解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任务。深入开展行风建设,积极参与行风评议,严禁国税干部向纳税人摊派收费、推销书报杂志和各种商品。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健全安全保密制度,完善安全网络,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各级国税机关人、财、物的安全,严防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如果说以计算机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已经为税收征纳带来了硬件上的巨大便利,那么,“四项工程”带来的不啻是一场思想、态度和行为上的革命,其结果必将是造就一支业务精、纪律明、作风正、效率高的国税队伍。浙江国税连创佳绩指日可待。(仓 撷)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