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赛洛公司由法国、卢森堡和西班牙三国钢铁企业联合组成,在法国雇有2.7万名员工。今年1月米塔尔提出收购计划后,法国财政部长布雷东随即表达了政府“经济爱国主义”的态度,决定帮助阿赛洛公司抵抗收购。在政府的默许下,阿赛洛公司于今年5月宣布与俄罗斯北方钢铁公司合并组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钢铁集团。
但是,在米塔尔公司两次大幅度提高收购价格,并同意阿赛洛公司有权任命多数董事会成员后,多数阿赛洛股东开始倾向于同米塔尔公司合并。而在阿赛洛接受收购要约后,法国财政部长布雷东也一改先前的态度,对合并案表示欢迎。法国舆论据此指出,这一事件表明,政府干预无法阻止企业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诉求,市场运作仍是决定企业命运的主要因素。
法国“经济爱国主义”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苏伊士并购案”。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于今年2月22日宣布将兼并法国重要能源企业苏伊士公司,为防止本国战略企业被外国公司收购,法国政府强令苏伊士公司与法国燃气公司合并。
不过在这一问题上,法国政府遇到来自工会和议会的双重压力。法国法律规定,法国政府在大型国有企业中的持股比例不得低于70%。国营的法国燃气公司和私营的苏伊士公司合并后,国有股份将只占新集团股份的34%。
对此,法国各工会组织多次以大规模罢工相威胁,要求政府不要在私有化道路上走得太远。在议会方面,多数议员拒绝立即对现有法律进行修改,而要求政府将“苏伊士并购案”推后再议。
“经济爱国主义”并非新名词。每当经济不景气或有外国公司企图吞并本国重要企业时,法国政府就会动用国家力量保证这些企业不倒闭或不被外资收购。但法国舆论认为,上述案例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这一政策已越来越难奏效。
(据新华社巴黎6月26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