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26部优秀影片等你看
· 要吸引观众, 就要研究他们的喜好
· 高校招生网上咨询 第三阶段今开始
· 到庄稼地里认识农作物
· 田鱼“游”进课堂
· 展示“龙井八咏” 需要您的金点子
· 千年古镇“还原”六百年前古城墙
· 顺治出家、雍正篡位皆属戏说
· 填报志愿该注意些什么
· 大型展览《生活的印痕》 彰显新中国独特魅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揭秘清宫档案
顺治出家、雍正篡位皆属戏说
  近年来,以清宫轶闻秘闻、清代大案要案为题的影视剧接连不断地上映,“顺治出家”、“太后下嫁”、“雍正篡位”等各种传说、戏说一时间沸沸扬扬。人们在欣赏娱乐的同时,也生疑惑,这些故事都是历史上的真事吗?

  在北京故宫西华门以北,有三座建于1975年的高大的宫殿式建筑,这就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档馆”),在这里保存着清朝皇室和朝廷留下的1000余万件宝贵的历史档案。这些真实记录着清代历史的宝贵档案,虽卷帙浩繁,但当年秘藏深宫,即使是王公大臣也有终生不可得见一字者。今天,可以为我们释疑解惑。

  顺治出家

  按民间的传说与野史的记载,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并没有于24岁时死于天花,而是以死为名,逃离尘世,去山西五台山做了和尚,而且一直活到康熙五十年,74岁时圆寂。据说顺治出家的原因是因为他所钟爱的董鄂妃,即名妓董小宛的去世,使他伤心至极。

  这种说法其实靠不住。

  董小宛确有其人,但她的丈夫是曾名噪一时的“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董死后,冒记述了他与董交往以及董生病而死的详细过程。董小宛应比顺治大13岁,且董于顺治八年去世,那时顺治才14岁。所以,董小宛并不是顺治的爱妃。

  顺治之死在一档馆的档案中有直接的记载。

  记录顺治一生活动的《清世祖实录》第144卷记载: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一,顺治帝“不视朝”。初七日,夜,“上崩于养心殿”。清代皇室的家谱《玉牒》,对顺治的死,也有与《实录》完全相同的记载。

  与平民百姓不同,封建社会皇帝的葬礼有很复杂的过程,每一步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制,都要形成文字记录,也就是档案。如果顺治假病逝而真出家,那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档案与文献绝不可能不含一丝瑕疵。顺治从病重、去世、遗体安放、继任皇帝和百官不只一次地致祭、遗体火化、宝宫奉安、地宫下葬,官方档案中都有时间、地点、仪式、人员等记录。与生前的顺治过往甚密的和尚们也都在他们的著作里做了纪实的回忆。两相印证,内容完全一致。如果顺治假病逝,而真出家,与天下臣民开一个巨大的玩笑,官方与民间的记载均系遵从顺治的嘱托而造假,那绝不可能完美到如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档案与文献不含一丝瑕疵。

  雍正继位

  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雍正瞒天过海,把康熙传位诏书中“传位十四子”的“十”改成了“于”,变为“传位于四子”而篡夺了本应属于十四弟胤祯的皇位。而恰恰此说,是最经不起推敲的。因为民间不懂皇家文件的书写规矩,编造的传说难以成立。

  清代称呼皇子,前面必须加上“皇”字,如皇四子、皇十四子。书面文字如此,官方文件更是不可能有丝毫的马虎,关系皇家命脉的传位文书,绝不可能漏掉这个“皇”字。所以如果康熙真是要传位给排行十四的胤祯,那么正确的写法应当是“传位皇十四子”,如此,“十”改为“于”,就成了“传位皇于四子”,无论如何也说不通。所以此说不能成立。不能成立的理由还有一条,清朝的文件,尤其是如此重要的文件,都是满汉合璧,即既有汉文,更要有满文。那么上述一说,即使汉文可改,可满文根本无法改动。

  一档馆现存有传位遗诏一份,是道光皇帝传位给儿子奕■的。满文、汉文各一行。汉文的文字为“皇四子奕■立为皇太子”。临终前,他又用汉文再写了一遍为:“皇四子奕■立为皇太子”。皇位更替,继位者的名字一朝一变,但诏书文字书写的规矩是一脉相承的,根本没有“传位”二字,更没有直呼四子、十四子的写法。

  (据解放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