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报记者基层联系点之一的开化县林山乡梅岭村,现已整体迁到离县城18公里的星口下山脱贫小区。最近,我们来到新梅岭村。
我们到时,不少中、老年人在家门口张望。刚从村委会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徐功奎向我们解释说:“村民心里急啊,不少人外出找门路,留下的只好聚在一起,望着小区外的公路发呆。”
“全村剩余劳力找工作”
【背景】 因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梅岭村这个“悬崖上的村庄”不能住人了。根据县里要求,乡干部多次上山动员,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经两年努力,梅岭村61户、238人已迁出大山。现在,全村人又面临着就业的新难题。
【调查】 为找到村委会主任徐水田,我们上山来到原梅岭村。在山上,我们看到这里变化很大:不少老屋拆掉了,平整成30亩山地,种上龙顶茶。老徐说:“以前在山里,大家随手种一点,摘一些,都是粮食和钱啊。现在,离开了大山,仍怀念大山,就业成了问题,要不是乡里帮助,大家很难在山外坚持。”
为解决山下生产生活问题,乡党委书记、乡长多次带着乡干部到新村现场办公:小区缺自来水,乡里找来打井队,为每户村民打井;为解决村民吃菜问题,又与县有关部门及池淮镇政府协商,为每户解决了2.5分菜园地……乡干部说:“以前,村民在山上自己找活干,现在下山了,他们人地生疏,当然要靠村、乡两级组织了,我们正在想方设法,要让村民有工作做。”
“看到门上锁特别高兴”
【背景】 住在山上,300多人“淹没”在山林里,几乎看不到人。现在围在小区门口,黑压压的到处是人。在有的村民想打“退堂鼓”时,驻村干部、副乡长俞明龙干脆住在小区,与两委干部商量出路问题。
【调查】 “村民那种‘嗷嗷待哺’的情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凭心而论,我们当时催他们下山,考虑的是安全问题;但下山后才知道,这些人到山下没事做,也会引发新的矛盾。”俞明龙感触地说。
有的村民下山,很快适应了山下环境,在外面找到了工作。为此,乡政府把他们请回村里为村民上课,并在他们中间选拔出2名劳务队长:一名是30岁的方德龙,在杭州某工地当班组长;另一名是24岁的徐信峰,在杭州某模具厂当技工。乡政府还在村里对他们进行任命,劳务队长享受村干部待遇,对带走的村民要负责落实工作和管理。两名劳务队长不负众望,先后将几十名村民带到杭州打工:年轻、有文化的,跟徐信峰当模具工;文化低、年纪偏大的,跟方德龙到工地做泥工、木工。
村支书徐志奎还与星口林场协商,得到20多个上山砍木头、背木头的名额,在徐志奎的带动下,大家上山背木头,每人每天能赚30多元钱。18名妇女在乡政府的介绍下,到附近农村帮人采茶叶,每人每天也有20多元工资。望着村民家门紧闭,俞明龙轻松地对我们说:“看到村民家里上锁,我就特别开心,因为他们有事做了。”
离开时,不少村民握住笔者的手说:“希望你们能常来,帮助我们与各级政府沟通,解决下山后的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