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的杨女士声音低沉,断断续续地诉说自己的经历。孩子还未出生便和丈夫离婚了,可是她始终无法鼓起勇气告诉孩子,爸爸已经不再会回来了。每次孩子问起爸爸,她就骗他说爸爸出国去了,等你长大以后爸爸就会回来。
“记得有一次我小心翼翼地问道,‘儿子,你是想跟爸爸在一起生活,还是想跟妈妈在一起生活呢?’只有三岁的他回答,‘我想跟爸爸妈妈一起生活。’我又问,‘要是爸爸妈妈分开了呢?’‘那我就哭!’一番对话,我几乎要当场落泪,吻了儿子,让他安静地入眠,我却辗转反侧到半夜。大人们的痛苦,孩子也许不会明白的。”
电话那头突然沉默了,伴随着轻微的抽泣声,杨女士艰难地向记者倾诉埋藏在内心很久的想法,“其实我心里满以为他会说和妈妈一起生活,因为他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实在屈指可数。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他还会固执地在头脑里印下和爸爸妈妈一起的概念。”
那么要怎样,才能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不感到太多的失落,满足他有别于双亲家庭的微小的心理渴求呢?
带着读者提出的种种疑问,我们采访了杭州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黄丽,她认为虽然离婚在国内越来越普遍,但是很多家庭都不知道如何让孩子适应父母离婚的事实。“不同年龄的孩子都要有一个暖身阶段,这样的准备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幸福和夫妻关系紧密相关。当孩子看电影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些夫妻吵架的情景,这些时候可以问孩子‘他们经常吵架会不会幸福?’‘吵架了还要不要在一起?’有些夫妻名存实亡了很多年,还对孩子瞒着,往往要等孩子大学毕业再告诉他。其实无论什么时期告诉,都会有冲击,关键是要有前期的暖身阶段。”
“不少父母往往以出国、出差等理由向孩子隐瞒离婚的事实,这样的做法可取吗?”记者问道。
“不要给孩子期待。离婚后,当孩子问及另一方的去向时,切忌以‘出国’、‘出差’等理由骗他,这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期待,认为父亲或母亲迟早会回来,当这种期待落空时,孩子的心灵也受到了很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