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形象导刊
3  4  
PDF 版
· 专家点评:
· 富通 居高以积势
· 王建沂简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富通 居高以积势
——与富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沂先生面对面
(沈珊珊 朱沪生)
  富通 居高以积势

  ——与富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沂先生面对面

  问源

  我在寻找河流的尽头,虽然我不知道尽头在哪里,但我明白,一定能找到。

  ——王建沂

  

  初夏,富春江畔的“浙江光谷”,淡淡的风拂过富通蓝白相间的银湖工厂,阳光下红彤彤的“光荣与梦想”衬着厂区的白墙泛起别样的光泽。这里有自主研发的、国内第一流的光纤光缆生产设备,这里有国内唯一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合成光纤预制棒,这里的南边有富通飞翔的一对翅膀——深圳澳科电缆有限公司、香港高科桥光通信有限公司。而19年前,这里只有一家作坊式工厂,2.7万元创业基金、7名工人、用毛竹和油毛毡搭建的不足40平方米的厂房。王建沂说,富通就像一条河流,源起于不经意间,山一程水一程,有容乃大,不断汲取、内化、积势,方能奔流到海,卷起千层雪。

  办公室的案几上摆放着尚未合页的《十大王牌军》,第七篇的标题赫然在目“江南之杰——20军”。王建沂告诉我们,他的父母亲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20军的老革命,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不太有机会听长辈们讲述当年的故事,因此他非常热衷翻阅20军的资料,在书卷中他可以找到为人子需要知道的答案。他说人活一世,不光要清楚要去何方,更要明白自己来自何方。

  从最初的铁芯电话线到如今光配件、电缆、光缆、光纤各类产品齐全的光通信产业链,从激烈的宽带城域网战场及时移师到FTTH(光纤到户)光通信领域“最后一公里”的竞争,王建沂说,自己就像河流探险者,喜欢溯流求之,那孕育生命的源头;自己就像藏地登山者,享受不断登高远眺,那一览众山小的快感。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今日积势是为了明日沉默中力量的爆发,今日的海纳百川是为了明日的风光无限好,当世人竞相折腰于泰山、大河的壮观时,又能有多少人会像王建沂一样还惦记着遥远的那抔黄土、那泓清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下。原创是一个积累、等待的过程,没有前面4个包子吃下去,第5个包子是填不饱肚子的。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认为:“经营就是创新。”在千变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腾飞,个人要发展,关键在于创新。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掌舵人”,比起不切实际的创新冒进,王建沂更欣赏理性的跨越。

  在谈话过程中,王建沂突然问我“世界上最长的是哪条河,有多长,源头在哪里?”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尼罗河,全长6650公里,发源于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王建沂摇摇头,他告诉我根据最新出炉的考察结果,维多利亚湖最长的支流、卢旺达境内的尼永圭雨林水域才是尼罗河真正源头,这样一来尼罗河的长度就比历史数据多出107公里。在王建沂的观念中,企业创新不是一锤子买卖,创新的过程和这条地球上最长的河流一样,绵绵延伸,跨越得很远。探险者站在河口遥望,源头充满诱惑却是未知领域,一切从零开始,从河口到主支源头,从主支再到支流源头,程程复程程,在没有到达真正源头之前,每一丈每一米的推进都是令人欣喜的成就,每一段的终点便是下一程的起点。试问没有之前6650公里的积累怎么会有之后107公里的发现,两者叠加才是尼罗河真正的长度。河流溯源如此,企业创新亦然。

  1987年,王建沂主动砸了富阳邮电局的铁饭碗,创办了富阳通讯材料厂。当时富通公司虽然偏居富阳一隅,虽然入行较迟,虽然只是一家光通信产业链最底端的线缆制造起步的民营企业,但王建沂却时时关注着国际通信材料市场发展的风云变幻,第一时间采用“快速跟进”战略,调整产品结构。1991年富通果断放弃带来“第一桶金”的铁芯电话线,取而代之生产铜包钢电话线。紧接着,富通上马电缆生产项目。不久,王建沂又将目光投向了光缆这一新兴的通信材料技术,开创浙江省光缆生产的先河。1995年到1999年,王建沂敏锐地意识到中国即将迎来一场“信息革命”,富通从国外购买预制棒生产光纤,成为国内少数几家能够自行生产光纤的企业之一。在前期产业良好发展与延伸的基础上,2000年王建沂挑战事业的高峰,开始问鼎光通信业的制高点光纤预制棒(又称母棒)技术并取得了成功。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电话线、电缆、光缆、光纤到光纤预制棒,富通在短短19年里进行了5次技术改革,就像探寻尼罗河的源头,每一次革新都意味着富通离光通信业世界最先进水平又近了一步,每一次突破都标志着富通逐步走出单纯模仿的定式、开始拥有原创成分的专利技术。“我们将国外常见的4种光纤预制棒工艺予以综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合成工艺技术,可以直接把原材料合成大尺寸的母棒,与同类产品相比,生产效率更高、速度更快、成本更低。”谈到自家“拳头产品”,王建沂一脸的自豪。

  

  风筝,被一根线牵着,天空再大,却不属于我。企业处在产业链上游或下游有本质区别,下游是替别人提篮子,上游却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有人说王建沂是个疯子,他在讲故事,王建沂却反问到:如果连故事都不敢讲,那还敢做事情吗?日本住友电工、阿尔卡特、西门子……掰指一算,富通的竞争对手都是跻身世界500强的国际知名企业。王建沂说,站在这些庞然大物面前,富通就像一个侏儒,有时连像堂·吉柯德那样拿起长矛大战风车的勇气都没有。但蚍蜉尚且能撼大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王建沂自信富通人有足够的勇气与激情向高高在上的强者宣战。此时此刻,王建沂一针见血地指出,束缚富通人讲故事的最大障碍不在于企业有没有信心,而在于国外企业先行一步围成的密不通风的技术壁垒。

  苦心经营富通19年,追求创新19年,王建沂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粽子被裹得紧紧实实。光通信业技术创新国外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一流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少数企业手中,就连光纤拉丝的颜色都申请了专利。

  有一件事王建沂至今回想起来还憋了一肚子的火,光纤预制棒项目试水阶段,富通职工非常诚心地请教国外专家,国外专家仅抛下了一句话“做好做坏全由天气决定”。这句话跟针一样扎在王建沂的胸口。

  光纤预制棒拉丝得到光纤,光纤结缆得到光缆,三者的利润分配大致是70%、20%、10%,上游人迹罕至草深牛羊肥,下游鱼虾一哄而上抢夺有限食物。富通不想永远做被线牵着的风筝,富通也不满足于在产业链的底层拼夺少得可怜的蛋糕,因此富通一定要往产业链上游走。但产业链就像一座金字塔,下游到上游,通往上一层的路上永远都有“铁将军”把门。现实的壁垒已经让王建沂清楚地认识到从别人那里拿不来现成的钥匙,富通要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块能砸碎壁垒的“石头”,这块“石头”就是光通信业最上游的光纤预制棒生产技术。

  2001年12月中旬的一天,当从光纤预制棒项目负责人手中接过第一根沉甸甸的“玻璃棒”,当听到负责人激动地向他汇报经过1年的攻关,最新全合成工艺生产的光纤预制棒已经研制成功时,早已练就了一身“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大将风度的王建沂还是禁不住心潮澎湃。

  从此富通不要再看天气吃饭;

  从此富通具备与国外大企业相抗衡的能力;

  从此富通不再是游戏规则的无奈追随者;

  从此富通获得世界光纤业的话语权。

  2004年,“富通”联合国内光通信产业界,奋起反击国际光通信巨头的光纤倾销。由于“富通”拥有完全依靠自主研究开发的不同系列光纤生产技术,有力地驳斥了国际光纤巨头“中国企业无G652C光纤生产技术”的论断,使美、日、韩等国厂商反倾销调查的企图没有得逞。这是我国光通信领域首次运用WTO规则成功发起的反倾销案,具有里程碑意义。就在我们撰写这篇稿子的同时,由于国际市场光纤母棒的紧缺,导致光纤价格日益攀升,王建沂不无感慨地对我们说:“富通赢得了时间,富通赢得了市场。”

  王建沂常说:“真正的高手是规则的制定者。”当富通攀上光纤制造之巅,当富通凭借不断的技术创新逐步稳固产业链上游位置,王建沂成功地让那些“庞然大物”听到“富通”两个字便会头痛。“如果再给我们一两年时间,我们可以结束发达国家制造光纤的时代。”说这话不仅需要讲故事的勇气,更需要讲故事的底气,而这两者王建沂都拥有了。

  

  古人云: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企业经营与人一样不能忘本,不能忘却自己何以生,何以乐,何以得福,饮水思源,才是追求卓越企业的根本和正道。

  王建沂身上继承着军人的血统,他的父母亲分别在1940年和1943年投身革命,岁月无法泯灭二老对党、对社会义无返顾的热爱。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王建沂,骨子里透着一股“大庇天下寒士”的社会责任感,19年来他一直在用感恩的心态经营企业。

  “企业与员工,犹如大树和小草,大树以它的高大和伟岸为小草遮阳蔽日,小草用自己的茂盛为大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从创办富通的第一天起,王建沂便明白富通是企业员工、股东还有他们的家人、消费者、供应商、银行、财税乃至社会大众形成的“命运与发展共同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员工、政府、社会对富通而言便是那流动的水,在流动过程中,舟若顺势而动,则治久远,反之不然。致富思源,方能为企业的永续发展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不能忘记是全体员工的努力,让富通在经历数年光纤产业的惊涛骇浪之后,仍然能够坚持主业,企业发展再上台阶。正因为这种感激,富通从1996年开始就实行了企业员工医疗统筹和企业保险,开创了非公企业全员劳动合同和统筹保障的先河。19年里,富通员工收入水平一直位居本地区各企业前列,并在2004年再次为全员提薪,不管遇到怎样的财务瓶颈,19年里,228个月,富通集团从来没有延误一天发放员工的工资。企业还启动一项大规模培养中青年干部的培训计划,为员工提升自我价值创造平台。

  不能忘记2000年5月11日这一天,中央领导亲临富通集团视察,再三鼓励王建沂一定要好好干;不能忘记光纤预制棒研制得到了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的重点关注和大力支持,分别被列入国家重点技术创新计划、杭州市政府“一号工程”。正因为这种感激,在中国信息产业的低迷期,富通集团始终心无旁鹜地坚持自己“产业报国”的发展方向,打破国外光纤核心产业的垄断,打赢了反对国外企业光纤倾销的保卫战,为民族通信产业的振兴打了一支“强心针”。

  王建沂一直认为,在今日的成就面前他没有什么好骄傲的,只不过是社会多给了他一个机会而已,受惠的他理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从公司建立至今王建沂一直坚持缴纳个人所得税,富通更是富阳市连续多年的第一纳税大户。富通集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扶贫事业,多年来以扶贫、助学捐赠等各种形式捐款总额近2700万元。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建沂至今仍能流利背诵,他认为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就应该有感激眷顾的情怀,一个成功的经营者在卖出商品的同时就应该回望财富创造的源头,这样才能在各种关系的平衡中找到企业永续发展的支点,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为将之道,当先治心,管理就是管人,而管人就是管心。

  王建沂将富通比作一台机器,每一位员工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本源就是机器的一个零件,每一个零件合格达标,机器才可以运作,恰如管理学领域的“木桶理论”,最短的木板决定木桶容水量的多少。零件是否达标、木板是否够长,王建沂评价职工最基本的指标就是道德层面上的正直。

  走进富通银湖工厂的行政大楼,抬头便可以看到一道镶着“严中和”三个白色大字的蓝色屏风,“严肃、中庸、和谐”,这是全体富通人共同默守的道德准则。19年来富通一直在营造一种“促进道德行为、鼓励个人正直和承担社会责任、构建命运与发展共同体”的企业文化。为什么富通企业文化要以“道德正直”为始,王建沂笑言自己其实是跟诸葛亮学了一招半式的“攻心”战略。今日的富通游弋在光通信业激烈竞争的风口浪尖,而企业的内部管理其核心是对人的管理,要把人管理好,关键在于一统其心。“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做人德为先,正直是根本。我不可能要求每一个职工都能掌握高超的技能,但我希望每一位富通的员工都可以做到道德正直这一基本操守,我坚信只有组织内的个体以正直诚实为准则待人对事,我们富通才能人尽其力,才能上下齐心承担起振兴民族光通信业的重大任务。”

  “攻城唯下、攻心唯上”,王建沂不光把用兵之道融入企业文化建构,经营实践时也倾向采用最本源的意识形态管理方法。王建沂认为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底线,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要启用的管理手段,道德才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上线。“这么多年以来富通一直禀承人性化管理的原则,即使工作上有所失误,我们也不会随意辞退员工。我主张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先构建一条道德底限,70%的矛盾、问题、冲突可以用道德的方法化解。道德之上再设一规章制度这一条坎,处理好20%的麻烦。在道德、制度都无济于事的情况下,剩下的10%再交由法律去解决。”

  乍见王建沂,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一个风格多元的经营者,既有一往直前攀登高峰、产业报国的豪迈气概,又有致富思源的眷顾情怀。但若仔细体味王建沂的创业哲学,便可发现看似多元,实则万法归一,一归于“源”。19年的富通创业犹如攀登金字塔、如同溯游而上探险,王建沂自谓知大道本源者,才不至于在过程中迷途。原创、源头、寻源、致富思源,甚至在设想退休之后生活时,王建沂也向往能和东汉高士严子陵一样垂钓富春江,在山水间领悟生命之最原始的状态。和王建沂对话,我已经分不清何时是“原”、何时是“源”。也许在王建沂的人生辞典里,“源”既是万事诸物的起点,又是永无止尽的奋斗极限,从起点到终点间走过的路程撑起来,呈现在面前的便是一个最美丽的圆——富通集团。

  (沈珊珊 朱沪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