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实验越剧,是涅槃还是绝路
· 我国首支艾滋病疫苗
· 海宁借书嘉兴还
· 义乌修复古塔征求市民意见
· 血管手术“现场直播”
· 小手留住“乡土文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6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东阳小学生继承创新10余种民间工艺 尘封的传统农具“变身”为时尚工艺品
小手留住“乡土文化”
  本报东阳6月11日电 (东阳市报道组 陈其宪 陈一点 记者 徐晓恩) 东阳土布、农耕蓑衣、草编斗笠、土制烟囱、葫芦水瓢……今天,笔者走进东阳市城东街道李宅小学的艺术教室,不禁被这些充满农村传统气息的“艺术品”吸引,偌大的展览厅内摆放着上千件各类东阳木雕、竹编、剪纸、彩绘、布贴、壁挂等作品。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作品的创作者竟然是该校的小学生。

  素有“百工之乡”之称的东阳,数百年来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和乡土文化。这些年,许多传统工艺和农家用具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为继承保护传统乡土文化,李宅小学从2003年开始,成立葫芦娃乡村美术研究所,设木雕、竹编、剪纸、彩绘等九个兴趣小组,开展乡土文化创作研究。该研究所每周邀请木雕老艺人李立信为学生们讲解木雕文化、传授木雕工艺技法。目前,已有50多位学生基本掌握阴雕和浅浮雕技法,并创作出一批优秀木雕作品。

  与此同时,封存在各家各户箱底的东阳土布、搁在阁楼上的麻袋、丢弃在墙角的蓑衣斗笠以及泥茶壶、陶焖盖、木水瓢等众多的农家用具被小研究员重新挖掘出来,巧手制作成一件件时尚工艺品。

  创作了“板凳彩绘”作品并入选浙江省小学美术教材的该校六年级学生李倩颖说:“如今,我每看到一草一木,就开始琢磨可以做成什么样的工艺品。学习传统工艺美术,我才真正感受到家乡文化的博大精深。”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