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你,泪水不知不觉就流出来;看到你,更加泣不成声……我很想就这样在你身旁陪着你。你就不眷恋这个世界和你的亲人?永远想你……”
汤梅,读着你在“王庆平烈士网上纪念馆”写下的这些话语,我们流泪了,曾经的幸福让你的失去太过伤痛。
汤梅,这个世界上,你是最懂他的人。他生命最后一刻的爆发,仿佛浓缩了他一生的选择。那是军人的本色,是爱的燃烧。
用卓越书写人生
5月,我们走进庆平生前工作的地方——上海警备区通信站,作为这里的副教导员,他曾留下太多的精彩。战友们对我们讲述了许多他的不被你知晓的故事。
还在庆平刚调任通信站三连连长时,爱动脑子的他发现话务员转接电话查询一个号码需1.5秒。“能不能把这1.5秒省下来?”有人说“1.5秒算个啥?”庆平给大家算了一笔账:现在一个话务员每个班次接转话量约400次,一个班次的接转查询时间加起来要耗费10分钟。10分钟对现代战争意味着:巡航导弹可以飞行150公里,超音速飞机可以飞行500公里,而洲际导弹可以飞越超过5000公里的距离。
“为了提高这10分钟,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之一搏吗?”他立志要开发出一个“在快乐的人机对话中背记号码”的软件。
他找到驻地一家颇有名气的软件开发公司求助,人家不相信一个基层连队的能力,婉言推脱了。庆平没有气馁,他带着几个技术骨干买来一堆软件方面的书,又找来《我爱背单词》《教你下围棋》等软件,苦苦钻研,前后经过200多次修改,手稿装了两麻袋,终于研制成功。
2000年,《我爱背号码》软件正式在通信站使用,效率惊人:话务员掌握号码的速度提高了3倍,接转电话的速度提高了6倍。当年,通信站在南京军区组织的话务考核评比中,4项总评名列第一。这套软件还获得警备区科技练兵成果一等奖。
汤梅,你该为他骄傲的事真的太多。
他用电脑绘制的“通信路由图”成为驻沪部队通信系统的神经中枢图;他带领战士研发的“电源远端监控报警系统”将工作效率提高20倍。
他在二连当指导员,把这个连续6年没沾先进边的连队带成了警备区的先进连队;他在三连当连长,把这个连带成了南京军区的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连队先后荣立两次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一等功。
他任连队主官5年间,担负上海合作组织五国峰会、APEC会议、“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卫星发射、重大军事演习、全国全军性重要会议等重大通信保障任务20多次,均万无一失。(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最爱是士兵
汤梅,那一天我们走进了通信站的“王庆平烈士遗物展览室”,抚摸着与一个英雄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件件物品,泪水几次模糊了眼睛。战友们说,有些遗物他们不忍心让你看,怕你睹物思人,心里难过。
这里有一张“理赔协议清单”,是一个叫舒磊的战士保存的。
2000年11月的一天傍晚,连部通信员舒磊外出执行任务时被一辆违章行驶的汽车撞伤,当场昏迷过去。当时庆平刚请了假准备带腹泻的儿子去医院看病。听到这个消息,他拔腿就跑,赶到出事地点,抱起满头是血的舒磊,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医院。那天晚上,他在病床前整整守候了一夜,直到舒磊醒来。为了不让战士的权益受侵害,他主动承担了这起交通事故的理赔工作。他走访有关部门,查阅法律文件,请来律师咨询,一笔笔列出理赔项目,代表战士家长与肇事单位和肇事者谈判。最终他把理赔协议和2万元赔款交到舒磊的父母手里。
在他的遗物中,我们还读到了两本厚厚的《兵情日记》,里面记着每个战士的籍贯、生日、性格、爱好、愿望以及思想状况和家庭情况。他常说:“不知兵,谈何爱兵。”
在战士们心目中,庆平永远是一个“训练场一身威严,生活中总是微笑”的兄长。2001年冬,他在新兵连当连长,连里来了两个宁夏籍的回族女战士。他马上想到回族的风俗,要求炊事班记住,遇上吃荤,单独为她俩做菜。一天,两个回族女战士走进饭堂,刚坐下就起身往外走,恰被迎面进来的庆平撞上。他找到司务长了解情况,原来炊事班新调换了人员,一时把加菜的事忘了。他立刻把两个女战士请回来,亲自下厨给她们煮了鸡蛋面,又反复叮嘱司务长以后更换人员一定要做好交接。
汤梅,你说过,庆平曾对你讲:“你在家带孩子我放心,我在连队带战士也要让他们的家长放心!”这句话不知凝聚了他多少心血。
晚上查铺,为了不惊扰战士的睡眠,他的手电筒上总是蒙着一块红布。
过春节,他用自己的钱买下电话卡,让战士排着队挨个往家里打电话拜年。
当干部13年,13个除夕,他都是和战士们一起过的。
新兵来了,他给每个人拍一张穿军装的照片,一张一张装在信封里,寄给他们的父母。
老兵要退伍了,他则把平时拍的照片、录的音像整理出来,设计制作成光碟送给他们,作为永久的纪念。
庆平牺牲的那天中午,晚去的他发现送来的盒饭只剩下一份,这时正好有个战士出差刚回来,他便悄悄地走开了。
让我牵住你的手
汤梅,追寻庆平的足迹,我们走进静安区。那里的很多孤寡老人,一提起庆平,总是眼含泪花。
通信站旁边有个三义坊街道,这里的孤老形容自己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庆平自来到通信站就和这些老人结成了亲戚,经常带着战士到孤老家帮助洗衣服,晒被褥,打扫卫生。每到春节、中秋等,他就把孤老接到连队,和战士一起包饺子,吃月饼。
上海市的第一代劳模、89岁的周密老太太身边无亲人,多年来庆平像对自己的奶奶一样关爱着她。老人耳背,他就贴在耳边陪她聊天;老人浓重的乡音,别人听不太懂,庆平却听得明白。老太太逢人便说:“我得了个好孙子!”
80岁的汤仲贤老太太和老伴膝下无儿无女,庆平常登门问寒问暖,逢年过节总不忘送上一束花。汤老太太对我们讲:“我们老两口这辈子不缺爱情,不缺友情,缺的是亲情。自从庆平来了,我们连亲情也不缺了。”
庆平发现,老人们平日里最怕自己在家里突然有个什么事,一下子找不到人。于是他就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每一位老人,并叮嘱“有事打我电话!”
庆平生前曾写道:“人间贵有真情在,时代需要奉献者,甘当博爱小人物,温暖社会大家庭。”
第46朵玫瑰送给你……
汤梅,今年1月10日是你们结婚10周年纪念日。你说过,你的庆平每年的这一天都会送你玫瑰花,第一年一支,第二年两支,第三年三支……数过来,他已经送了你45朵玫瑰。你是那么充满喜悦地等待着第10年,第11年……
然而,你竟是再也等不来了。
2006年的这一天,你手捧一朵玫瑰一个人去了上海青浦福寿园陵园。“庆平,这第46朵玫瑰送给你……”一语未落,泪如雨下。
有人说你们是一对很有缘分的夫妻,同一年生,同在一座城市长大,同在上海警备区当兵,同在一所军校就读,同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又同是上海警备区的优秀党员,你们的孩子也恰巧是在“八一”建军节的前夜诞生。
如今,你已经转业。可你还记得吗,刚结婚时,因为工作需要,你们各自生活在自己的连队,他在二连当指导员,你就在他的楼上担任三连副连长。楼上楼下,你们只能通通电话。你委屈过,抱怨过。那一天是你的生日,早晨你又接到他的电话,可没说话声,只听到电话里传来一首歌:“背靠背坐在地毯上,听听音乐聊聊愿望,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你流泪了。他的心,你懂。
汤梅,让你怀念的还有庆平对老人的孝心。他的父亲是一名老军人,他从父辈那里秉承了军人的特质。父母老了,他尽自己所能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幸福,每年都要为他们办一两件事,买彩电,装空调,2003年又利用国庆长假给他们安装了“多功能浴室”,并在上面贴了各种操作标签:“向左转热水”“向右转冷水”“注意:先开冷水后开热水。”
对与你们生活在一起的岳母他亦如亲儿子一样。每年的“三八”和母亲节他都要带回一大束康乃馨,岳母怪他花这个钱,他说:“妈妈,我们白天都不在家,让它陪陪你也好!”
汤梅,你多么希望你和庆平的幸福生活就这样过下去,直到你们像歌里唱的那样“一起慢慢地变老”。然而,那一天,你的梦碎了……
2005年2月22日,庆平带着通信站四连官兵在警备区综合训练场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下午4时45分,战士吴琼持弹进入投掷区,在吴琼举起了第二枚手榴弹时,不料,就在他引弹瞬间,弹体不慎脱手,垂直地落在了他身体后侧一米处,“嗤嗤”地冒着青烟。距吴琼左侧一步之遥的庆平见状大喊:“快跳!”说着,一步冲上来将吴琼向左侧的隐蔽壕猛拉。一时被惊呆的吴琼下意识地蹲在了地上,庆平第一次拉拽没有成功。千钧一发之际,庆平猛然右跨一大步,扑向吴琼身体的右后侧,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他,使尽全身力气将吴琼向隐蔽壕推去……几乎是在同一时刻,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
汤梅,这个春天,我们去了墓地。我们看到了你和儿子乐乐放在他身边的意为“永结同心”的3个铃铛,看到了条幅上乐乐稚嫩的笔迹:“爸爸,我们永远爱你!”还看到了他的战友以及无数不知道姓名的人们送给他的一束束鲜花……
这个春天,我们还去了他牺牲的地方,看到了那原野上一望无际的葱绿和那如星星般开放的花丛……
那一刻,我们想起你说过的话:“庆平过的每一天都是好日子。”
那一刻,我们想起庆平的话:“既要享受生活,更要创造生活;既要追求幸福,更要播撒幸福。”
一个热爱和创造幸福生活的人是不会死的。
新华社记者 张严平 李大伟 人民日报记者 冯春梅
(据新华社上海6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