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6月9日专电(记者 万一 邬焕庆 张舵)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6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核定的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式公布,京杭大运河、正定府文庙、九连墩墓群等1080项珍贵历史遗迹名列其中。这是自1961年我国首次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一次批准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最多的,几乎接近于前5批数量的总和。
紧接着,国务院公布了首批51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戏、昆曲、少林功夫、吴桥杂技甚至凉茶都被列入其中。
事实上,从中央到各级政府对各类文化遗产采取的各种保护措施,已经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据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介绍,我国目前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面临三大突出性问题:首先是“千城一面”的问题突出,一些独具特色的历史性城市和历史文化街区正在被杂乱无章的新建筑群所淹没;其次是伴随旅游业的发展,日益增多的游人使文化遗产地不堪重负,给文物古迹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第三是一些地区或部门的决策者守法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遇到四大严峻挑战,“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状况严重,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二是法律法规建设有待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得到依法保护;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四是保护机制急需完善。”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田青这样总结。
记者在相关调查中发现,很多民众对“文化遗产日”都有所耳闻,但是对文化遗产的内涵却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
“我们国家面临着保护文化遗产的诸多问题,不是一个‘文化遗产日’就能解决的。”流行文化研究者左保华指出:“事实上,保护文化遗产,对政府来说,应该积极跟上全国范围的文化大普查,摸清我们的文化家底;对民众来说,就是要加强文化遗产知识的学习,让遗产的意识深入人心并主动参与到保护中去。”
事实上,我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的确已经晚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介绍说,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韩国就已经从立法、资金投入、树立全民参与保护意识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系统,并已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效能;1964年,法国曾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也是其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化遗产大普查,提出“大到教堂、小到汤匙”的普查观念,这次普查,仅国家登记入册的遗产就有4万多件。
王文章认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应是多样的:一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为有形的形式,如上世纪50年代杨荫浏等对《二泉映月》的采录;二是在它产生的原形态氛围中保持其活力,如一些礼仪、仪式;三是尊重和保护传承人;四是转化为经济资源并体现为经济效益,如剪纸、年画等都可以用生产性保护来传承。这些保护手段的实施,都应建立在国家法律保护和扶植的基础之上。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局长郭卫民告诉记者,文化部目前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办法。这个办法包括制定保护规划,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历史沿革、现状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组织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