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房东经济”成为嘉善农民“聚宝盆”
· 1400名外地学生进山就读
· 浙洽会首场签下 67.3亿美元项目
· 为反腐倡廉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 省领导会见 浙洽会客人
· 曼妙越剧醉倒 法国艺术家
· 良渚遗址挖出玉“耘田器”
· 保护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
· 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电影工程正式启动
· 矢志办学的耕耘者
· “了不起的村庄”当家人
· 加速推进金衢丽产业带发展
· 扎实推进治理商业贿赂工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外地人租房子  本地人点“票子”
“房东经济”成为嘉善农民“聚宝盆”
  本报讯(嘉善县报道组 徐雪娟 通讯员 陶克强) 投资4.5万元建起24间房出租,年租金达2万元,约占全家总收入的67%——嘉善县姚庄镇姚庄村村民盛金土笑眯眯地说,有了出租房这个“聚宝盆”,家里增收更有把握了。如今,嘉善县已有盛金土这样的“房东”6000多户,“房东经济”已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崛起,使嘉善县吸引了四川、安徽、陕西等10多个省市的务工人员如潮而至。嘉善县公安部门提供的材料表明,到去年底,该县外来人员登记数已达23万多人,“房东经济”由此应运而生。县里因势利导,在各镇(街道)成立“新嘉善人”管理办公室,承担起综合管理、服务外来人员的职责。

  有一万多名外来人员的姚庄镇,共有房屋出租农户近800户,年户均租金收入3800元,是全县“房东经济”较活跃的地方。该镇除了对外来人员及时进行登记外,还与房屋出租人签订治安、计生、卫生责任保证书,从而建起综合管理网络。笔者在姚庄村村民朱海东家看到,有28户房屋承租户住在他家,每户的人数、入住时间、身份证号码等各种信息一目了然。镇干部说,外地人租房子,本地人点“票子”,真是两全其美。

  令人欣喜的是,嘉善县不少村也做起了“房东”。惠民镇的曙光、张汇等11个村,把原村集体企业的闲置厂房改建成标准厂房出租,仅惠通村的年租金就达60多万元。该村出资30万元为村民办理了大病医疗保险,为60岁以上的老人和独生子女家庭发放补贴,同时修筑了2.5公里长的水泥路,还疏浚了部分河道。村支书张岳全说:“这就是‘房东经济’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