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7版:杭州资讯
3  4  
PDF 版
· 上城198条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全面展开
· 打造杭州RBD 构建和谐新上城
· 以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 众志成城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打造杭州RBD 构建和谐新上城
  打造杭州RBD

  构建和谐新上城

  上城区东临钱塘江、西濒西湖、南枕吴山,地处杭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上城区历史街区、历史建筑集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最能体现杭州城市特色和品位。

  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对推进上城区重点工程建设高度重视,市直有关部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上城区紧紧围绕“打造杭州RBD(休闲商务区)”这一目标,上下团结一致,敢于拼搏,相继完成了湖滨一期、清河坊一期、南山路东侧综合整治等工程,顺利启动了望江地区改造工程,极大改善了城区面貌,提升了城区品位,增强了竞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紧密配合,敢于攻坚,伍公山景区、湖滨二期、清河坊二期等工程的拆迁工作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为整体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上城区既是杭州主要的历史文脉集聚地,现在又面临着打造旅游休闲商务区的重任,区委、区政府如何实施?上城区委书记张鸣放、区长徐祖萼为我们描绘了未来的蓝图,谈了今后的思路。

  打造杭州RBD,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第一、应保尽保”的观念,发掘历史人文,做好历史文脉保护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敢于创新,扎实做好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为传承杭州历史文脉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此,要通过加快推进望江地区改造和农居中心建设等工程,加大安置房建设力度,为上城历史建筑保护特别是湖滨、清河坊、南山路等区域内的历史建筑保护创造良好的条件,稳步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工作。

  打造杭州RBD,整体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具体地讲,整体推进可以分三个层次:

  一是建设改造。就是对单位和居民实施搬迁,实施保护改造或重新建设,实行功能置换。主要是望江地区建设改造、农居点安置房建设。

  二是综合整治。就是与历史建筑保护、危旧房改造、背街小巷改善有机结合起来,对居民不能搬迁的历史建筑、危旧房进行就地改造,改善原住民的居住条件。主要是加强湖滨二期、清河坊二期、玉皇山以南地区综合整治。

  三是清理整顿。就是实施背街小巷改善、立面整治、亮灯工程、绿化改造,加强管理,整顿秩序,改善环境。

  全区的总体目标是:力争用2~3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全区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并把湖滨、清河坊、南山路、解放路打造成杭州由“旅游城市”转变为“城市旅游”的示范区。

  具体分3个时间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2006年),是加快推进全区重点工程建设阶段。全面完成伍公山和吴山路、龙翔里拆迁,全面启动、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加快推进全区老房子保护修缮工程;加快推进望江地区建设改造和安置房建设;全面完成全区背街小巷改善工程。

  第二阶段(2007~2008年),是基本完成全区重点工程建设阶段。基本完成湖滨二期综合整治工程;基本完成河坊街二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老房子的修缮保护工程。

  第三阶段(2009年~2010年),是全面改善城区面貌阶段。全面完成老房子保护修缮工作;积极参与市地铁网络建设;望江地区改造、农居中心建设初具规模,成为人居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与钱江新城相呼应的现代化精品住宅区;主动衔接吴山景区整治、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工程,加快推进中山中路和吴山周边地区、玉皇山以南地区的环境整治,大力改善老城区面貌。

  打造杭州RBD,湖滨是核心,清河坊、望江地区是重点。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区委、区政府将突出抓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突出湖滨龙头带动。湖滨二期综合整治工程是整体推进全区重点工程建设的龙头,要以湖滨综合整治整体带动全区的旧城改造、安置房建设、背街小巷改善以及环境整治。通过“三个打造”,即打造西湖的门厅、打造杭州RBD核心功能区、打造杭州历史建筑博物馆,成为杭州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最大的示范区。湖滨二期综合整治工程主要是对“4+1”地块实施保护改造。“4”即对湖边村、劝业里、思鑫坊、群英饭店4个历史地段实施居民搬迁、建筑复原和功能置换;“1”指中华饭店地块实施拆迁改造和功能置换。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2006年下半年完成湖边村、劝业里、群英饭店、中华饭店4个地块的搬迁;2007年初启动、9月底前完成思鑫坊地块的搬迁。各个地块的保护修缮工程,力争在搬迁完毕后一年内完成;同步实施、整体推进湖滨二期范围内的老房子保护、背街小巷改善、绿化调整、亮灯工程以及业态调整, 2008年底全面完成湖滨二期综合整治工程。

  二是要以人为本修缮保护。上城区要以保护历史建筑、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为工作重心,以5年内基本完成老房子维修保护为目标,以5年内基本完成安置房建设为保障,扎实推进上城区老房子修缮保护工作。要区别情况,分类实施,对历史建筑坚持保护为主;对危旧房坚持改善为主,通过采用地块改造拆迁一批、街区保护修缮一批、环境整治改善一批的“三个一批”方式,加快保护修缮工作进度;同时,要注重“点”和“面”的结合,在抓好成片老房子修缮保护工作的同时,加强对零星危旧房的维护修缮工作,确保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要集中力量攻下拆迁。上城区必须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面打好拆迁攻坚战。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区拆迁工作的领导,整合全区各部门力量,充实一线工作人员,强势推进拆迁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拆迁政策,切实增强政策的连续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努力让群众受益,充分调动居民搬迁的积极性;要坚持以人为本,想方设法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切实关注困难群众的生计问题,切实增强居民搬迁的自觉性;要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严格把握强制拆迁程序,以依法实施行政强制拆迁促进拆迁整体工作;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发挥街道、社区的作用,千方百计调动好、发挥好社会各界在重点工程建设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全区力量来共同推进全区重点工程建设的拆迁工作。

  四是要精益求精抓好改善。抓好背街小巷改善,是整体推进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城区品位的重要举措。上城区必须精益求精,注重细节,努力在“特色”上下功夫。要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存,提升品位,彰显个性;要着重围绕特色街区做好延伸文章,扩大特色街区辐射范围,以点连线带圈成面;要积极实施亮灯和绿化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落实长效管理措施,使城区环境不断改善,群众居住生活环境更加整洁优美。

  五是要科学规划调整业态。上城区超前规划、科学规划,用规划来指导方案设计、工程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少走弯路,缩短培育调整周期,加快区域业态的成熟,及早为全区经济发展作贡献;要进一步打造湖滨、清河坊、南山路、解放路等商业特色街,做足“历史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现代(都市)文化”文章,加快商业业态调整,使之成为全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要结合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同步推进业态调整工作,大力发展街巷经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