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五条禁令”规范日常行为
· 老年人有了 法律援助基金
· “好多年没看清南瓜的模样了!”
· 职工安置不到位 企业不得草率改制
· 两张联系卡 拉近邻里情
· 西安出租车行路 有望享受“公交待遇”
· 省高院首例死刑二审案 昨开庭审理
· “虚拟警察”:从幕后走上前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6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虚拟警察”:从幕后走上前台
“虚拟警察”即将在杭甬两地现身,它会使你的网络生活更安全有序
  本报杭州6月7日讯 (记者 朱海兵 实习生 樊红 通讯员 谢佳) 在网上24小时巡查的“虚拟警察”,将于近日内在我省杭州、宁波两地网站上现身。那么,“虚拟警察”会给大家的网络生活带来什么?今天,省公安厅网监总队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虚拟警察”不仅解决了公安机关在互联网公开管理、公开执法上的“缺位”问题,还能使大众网络环境更加健康和谐,网络生活更加安全有序。

  “可以说,‘虚拟警察’就是从后台走向了前台的网络警察‘形象代言人’。”这位负责人介绍说,我省的网络警察队伍早在2000年7月就已成立,由计算机方面的高级人才组成。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幕后”默默地维护着我省网络与信息安全,确保网上“虚拟世界”的正常运行。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盗窃、诈骗、赌博及色情、造谣惑众等违法犯罪活动,在网上大量出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数网民将互联网视作法外之地,肆意妄为。该负责人指出,设立“虚拟警察”,意在借鉴现实社会中的警务模式,把互联网管理纳入社会治安管理总体框架,在网上公开制止、查处和教育警示各种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提供网上报警、求助、咨询等服务,提醒网民理性规范自己的网上行为,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有效遏制网络违法犯罪增发的势头。

  据介绍,杭州、宁波两地的“虚拟警察”设立后,将建立“网上虚拟社区警务制度”,划分网络责任区,实行24小时巡查。其次,将建立网上案件报警网站、报警岗亭及网上值勤巡逻工作规范等,把警力摆到网上,公开维护网上公共秩序,有效地震慑和打击网上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公安机关将配合互联网新闻管理和行业管理部门,指导互联网服务单位开展以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的“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倡导网民文明上网和上放心网。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