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设定标准等于把握竞争规则
· ) )开局:直面美国强压( (
· ) ) ) ) ) ) 拉据:商谈多次搁浅 ( ( ( ( ( (
· ) ) ) ) ) ) 攻坚:争夺“话语权” ( ( ( ( ( (
· ) ) ) ) ) ) 对峙:抵御全面公关 ( ( ( ( ( (
· 中国标准遭遇强力阻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设定标准等于把握竞争规则
  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统计显示,在全世界 1.6万项国际标准中,99.8%是由外国机构制定的,中国参与的项目不足千分之三。

  由上海红双喜公司制定的40毫米大球标准,早已被国际乒联技术委员会确立为国际标准。随着这一标准的实施,红双喜的乒乓系列产品价格比同行高了几十倍,产品占有国际市场80%的份额。

  “三流企业卖劳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超一流企业卖标准。”这句话人们早已耳熟能详,拥有标准就是拥有话语权。但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上的成果并不让人满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只有20余项标准被认定为国际标准。目前,我国有40多个标准制定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攻关,但攻关主体大多是专业的研究机构。

  标准是市场准入的依据,也是贸易双方谈判的共同语言,更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面对仅有少数企业愿意参与标准制定的现状,不禁要问:大多数企业的积极性,究竟“卡”在哪里?

  对设定标准的企业而言,标准好比一个原创的竞争规则,有了这一规则,想要参与竞争的人都必须向制定者付出报酬——这些,就像设计师要收取相应的设计费一样。而对产品来说,有标准,就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产品原料、配件等相关要素的统一,实现对这些要素的跨国采购,通过扩大采购规模降低成本。

  不难发现,国内的标准制定仍集中在家电生产、钢铁冶炼等传统制造业。传统制造业具有产品生产量大、适用范围广、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等特色,如果企业拥有标准“话语权”,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市场回报。去年,上海晶晨、创维、TCL等在上海联合宣布成立HVD核心阵营,将《HVD视盘机通用规范》确定为联合型企业标准并正式发布。相对于早些年国内企业因在高清晰碟机标准上“失语”,不得不向国外机构支付高额的专利使用费相比,这一行为昭示着,传统产品的生产者已逐渐认识到标准的重要性,以期通过“得标准”而“得天下”。

  不过,日前从英国标准协会(BSI)传出的一则消息却引人深思。据悉,该协会打算放弃对部分传统产品,如电冰箱、电视机、影碟机等的标准制定,欢迎发展中国家对这些产品进行标准制定。从表面看,英国标准协会似乎将拱手相让标准制定后的巨大收益,但进一步思索会产生疑问:放弃传统产品的标准制定,国外企业、机构制定标准的下一个目标在哪里?

  事实上,有些发达国家正是希望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将新一轮标准战略瞄准通讯、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和新兴产业。在以高科技为引导的未来市场,这些技术要求高、科技含量大的标准将成为更加关键的市场高地。放弃传统产品的标准制定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但从产业的发展趋势看,眼前利益的损失远远比不上将来可能获得的收益。

  因此,当国内企业仍在苦苦探求传统产品的标准时,不如也放远目光,看一看未来的市场,尝试着为新兴产业运筹帷幄。

  专家指出,与科研单位等中介机构相比,企业与产品的关系更密切、对市场需求也更熟悉,企业理应成为标准开发制定的主体。如果因为条件的限制就放弃标准制定这块蛋糕,对企业来说,未必是明智的选择。所以,如果做不到单打独斗,不如联横合纵,由几个企业共同发起对特定标准的开发研究。

  比如说,当“数字家庭”还停留在概念阶段,联想等国内企业牵头组成了“闪联”,开发国内的数字技术标准。“闪联”承认,内部成员并非都具备制定数字技术标准的实力,不少关键的技术标准仍在国际主流企业手中。但是,“闪联”希望能将自主研发的技术递交给国际标准组织,在对国际标准组织有所贡献的基础上,实现国内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兼容。毫无疑问,比单个企业在数字洪流中寻找方向,结成联盟更易抗衡洪流中的阻力,为国内企业在波峰波谷间找到发展空间。

  据了解,上海已在近期成立了标准化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将综合各个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共同推进企业制定标准的进程。届时,有关部门将在资金、政策、人员培训等方面为企业制定标准提供便利。由政府部门牵头的标准化工作平台的形成,表明了各地政府对此的重视程度。而作为标准制定主体的企业,还在等待什么?(据《解放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