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娱乐
3  4  
PDF 版
· 《东京审判》让世界铭记真实的历史
· 电视连续剧《宫廷画师郎世宁》
· 名伶宋宝罗 央视画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东京审判》让世界铭记真实的历史
■本报记者 刘一丁
  高群书,毕业于河北大学新闻系,先后在石家庄的报社和电视台工作过,曾经是一名新闻记者,看社会的视角就是与众不同。这一点,人们将很快从一部电影里得到证实。电影的名字叫《东京审判》。

  现在,高群书还收藏着许多年以前单位颁发的新闻系统中级职称证书。不过,如今可能已经没有人称他为“高记者”了。高群书和熟悉他的人们早已习惯一个新的称谓:高导演。

  《铁血警魂》、《中国刑警》、《命案十三宗》、《真相》、《控辩双方》、《征服》等一批我们在荧屏上欣赏的电视剧,都是“高导演”的作品。

  《东京审判》即将上映,人们已经开始关注这部国产大片的相关情况。记者电话联系高群书的时候,他正在去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路上。高群书说:“这段时间足够接受采访的。”

  (一)

  去年4月,有人带了一个剧本,找高群书拍摄一部反映远东国际法庭审判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犯的电影,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1963年出生的高群书立即四处寻找相关资料,仔细了解当年历史。很快,高群书感到原剧本侧重审判人员的生活片段,基本没有正面涉及审判过程,缺乏历史的震撼力。

  若干年前,高群书在为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剧《闻一多》的时候,曾经写下这样一段文字:“闻一多是我们这个时代无法企及的人物。朱自清的胃最硬,闻一多的骨头最硬。”现在,高群书增添了新的认识:梅汝璈,肩膀最硬。高群书对记者说:“梅汝璈代表的是日本侵华期间飘荡在天国的华人亡灵和当年依然惨淡生存的4万万活人,所谓铁肩担道义啊!”

  1904年,梅汝璈生于江西南昌,1924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游学。1926年,梅汝璈以最优等生的成绩毕业于斯坦福大学。1926年夏至1928年冬,他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梅汝璈回国后在山西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任教,讲授英美法律,并先后担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委员、立法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在当时的中国司法界名声赫赫。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6年5月3日,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在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受审。当时中国精通英美法的大法官不多,有关方面自然就想到了教授梅汝璈。

  高群书读了关于梅汝璈等人的资料后,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了一篇《早期海归留美博士梅汝璈》来纪念这个人。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国民政府并不重视远东审判,所以证据收集什么的都不充分。而当时的11名国际法官中,只有梅汝璈这样的中国法官赞成死刑。梅汝璈等中国法官所做的努力是现在的人根本想像不到的。他们运用证据、庭审技巧,以一己之力博弈着把战犯送上绞刑架,直到最后一刻迫使法庭以6票比5票通过了战犯死刑。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梅汝璈,历史就会改写。因为是梅汝璈亲手把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7名甲级战犯送上了绞刑架。

  如此曲折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令高群书十分亢奋。经过8次认真修改,以梅汝璈等人为主角、以审判过程为主线的《东京审判》新剧本诞生了。

  (二)

  在真正拍摄《东京审判》前,高群书等人查阅了可能找到的关于这次审判的所有资料,包括当时日本记者团身临其境的客观记录。他就为自己制定了两个“必须”:电影《东京审判》必须体现历史的真实;必须反映法律的公正。1998年,日本人拍摄的电影《自尊》,也是关于东京审判的。高群书告诉记者,电影《自尊》经常出现法官在法庭上被辩护律师问得瞠目结舌的镜头,歪曲了历史的本来面目。高群书在收集资料时看过当年日本NHK的录像,还有日本记者团留下的法庭亲历记。他把其中的法庭对话搬到自己的电影里作为台词,保证了历史的真实。

  高群书说,那次审判在1946年的东京引起的轰动有两点尤为突出:首先,作证的有日本人,比如说曾经做过陆军军务部长的田中隆吉。第一次涉及中国的庭审是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起点到底是“九一八事变”还是“皇姑屯爆炸事件”,后来经过中国组检察官的举证,国际检察局局长约瑟夫季南同意了这一说法,因为“皇姑屯爆炸事件”是直接对当时北洋政府的首脑张作霖的谋杀,是一个国家的军队对一个国家首脑的大规模袭击。因此国际检察局认定此事件为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而出庭作证这次袭击是有预谋有计划的军事行动的证人就是田中隆吉,当时,东条英机看见以前的老部下如此指证时脸色铁青,神情紧张。

  另外,因为日本实行战时新闻和通信管制,在前线的日军和家里通信时严禁透露在战争中的反人类暴行,那些惨绝人寰的事情当时是不会传到日本本土的,日本本土人民以为自己的儿女在进行一场解放亚洲苦难人民的伟大战争。当法庭上出现亲历证人,活生生的证据时,东京一片哗然。

  然而,60年的时光却让当时无可争辩的事实在日本本土褪色,高群书感到自己肩上的重担,他要让包括日本人在内的世界人民更加铭记那段真实的历史。

  这样,电影《东京审判》开始浮出水面。它首次将发生在1946年5月3日到1948年11月12日,这一长达2年多的国际审判搬上银幕,真实记录当年在日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包括中国法官在内的11国法官对以日本前首相东条英机为首的28名甲级战犯的庄严审判,向全世界人民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当年侵略中国,疯狂屠杀亚洲各国人民,大肆掠夺各国资源及违反人道的滔天罪行。以真实的资料披露当年“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杀人竞赛”等重大历史事件真相,艺术性地再现中国法官在日本远东军事法庭上与日本甲级战犯以及反动律师之间唇枪舌战的情景。

  (三)

  记者了解到,参加电影《东京审判》拍摄的人员中,有一批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著名与知名演员。其中参加当年远东国际大审判的中国法官梅如璈和检察官向哲浚分别由香港著名演员刘松仁和曾江扮演。据高群书介绍,两位演员的外形造型跟历史资料照片中梅如璈、向哲浚颇为神似。而且,两位老演员在40度的高温天气,按照剧本要求,穿着西服,一遍遍的走戏拍摄,令在场的年轻演员和工作人员十分敬佩。

  此外,曾志伟、朱孝天、林熙蕾、谢君豪和英达等演员在片中都有精彩表演,为《东京审判》增色不少。所有演职人员有一个共识,梅汝敖等人在大国主导的强势挤压下,奋力突围,坚持法律原则,终于亲手将战犯元凶送上绞刑架。但这次成功长期湮没在浩瀚的历史中,不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所以,拍好《东京审判》,大家责无旁贷。

  如今,耗资3千多万元人民币,历经4个月后期制作的国产史诗大片《东京审判》已经完成,在小范围试映中,受到专家和媒体的高度评价。高群书告诉记者,今年8月,观众有望在电影院观赏《东京审判》。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