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新闻周刊·新生活
3  4  
PDF 版
· 从“富家太太”到“超级船娘”
· 2人见个面 14人感和谐
· “协议结婚族” 舒解父母逼婚紧
· 治治观念中的“沙尘暴”
· “走班族” 换得一天好心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2人见个面 14人感和谐
■陈建农
  开栏的话:单身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周开始,《社会周刊》将以杭州万松书院父母相亲会为社会观察点,邀请父母相亲会的秘书长陈建农,从他第三者的视角,为我们定期讲述发生在相亲会现场的鲜活故事和故事背后的深层思考。

  又是周六,一个雨后艳阳天。一大早万松书院的牌坊广场前就聚集了一千多位来相亲的家长。他们步履匆匆,三五成群地交流信息,相互打探接头,满怀着期望寻找自己未来的毛脚女婿或满意儿媳。

  从去年6月18日开始,每周这个时候,我都会在万松书院目睹这个场景。无论严冬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我看到那些大伯大妈不辞劳苦,执著坚定,一次次地寻觅,一遍遍地接头,不达目的不罢休。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这周有个刘阿姨对我说,现在我们生活安康富足,国家繁荣昌盛,目前最大的烦恼就是30多岁的女儿还没有对象,如果能为女儿找到一个中意的女婿,那他们一家7口就真正和谐了。刘阿姨还说,不仅是他们一家的和谐,对方女婿的家庭也了了一桩心事,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连孩子在一起7口之家也达到了和谐。“你看,两个人的相亲,如果成功的话,就会有两个家庭14口人感到和谐,如果包括周围的亲戚朋友,还不止这个数呢。你说这个相亲有多重要啊。”刘阿姨的有感而发很有几分道理,老百姓感受的和谐是最实在的,就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

  说起刘阿姨的女儿,今年31岁,在外贸公司任主管,经济条件好,人也长得漂亮。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姑娘儿,一直找不到称心的对象。有次说了个小伙子,对方听说她年薪在十几万以上,马上开溜,最后还发了条短信说:“自己不希望受未来妻子的经济压迫”。这件事情恼得刘阿姨再也不敢说自己的女儿年薪多少多少了。

  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碰到的新问题也总是层出不穷,让人束手无策。万松书院父母相亲会举办了近一年,总的来说,女方家长要比男方家长多一倍。特别是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子女的家长很多,而且每个家长相亲的心态都不一样,有的家长注重于对方的人品和发展前途,有的看重对方的经济实力和地位,有的更关注所谓门当户对。不同的心态,不同的目的,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相亲观念,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相亲故事和花絮,今后一一为大家讲述。

  我想,如果家长们能从万松书院出发,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单身大龄青年能从万松书院开始,找到人生的另一半,这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毕竟,整个大社会的和谐,就是由这些小家庭一家一户的和谐组成的啊。

  (作者系杭州万松书院外联部主任、相亲会秘书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