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浙洽会消博会专版
3  4  
PDF 版
· 创 慧谷 创新摇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6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创 慧谷 创新摇篮
——宁波市大学科技园
  创 慧谷 创新摇篮

  e

  ——宁波市大学科技园

  充满活力的

  文化科技之邦

  宁波市镇海区,甬江口东海之滨一片文化科技底蕴深厚的热土,它是宁波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浙东门户”、“海天雄镇”之称。

  镇海陆地面积2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5万。建县1100多年,秉承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商帮文化、海防文化的精髓,独具港口、大工程、侨乡、人文特色。

  镇海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工程基地,云集40多家部省级大中型企业;宁波港重要组成部分的镇海港年吞吐能力1200万吨以上,拥有我国最大的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2005年,全区GDP突破了200亿元大关,达到20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74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30元,跻身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县市区之一。

  镇海是海外“宁波帮”的重要发源地,涌现出一批如“世界船王”包玉刚、“影业巨擘”邵逸夫和全美华侨工商总会会长应行久等工商巨子和社会名流。

  镇海是我国著名的院士之乡。目前,镇海籍两院院士有26人。

  镇海是浙江科技创新的摇篮,拥有被誉为浙东硅谷的宁波市大学科技园,它是高端研发机构的集聚基地、科技创新创业的孵化基地、高新技术的转化基地和创意产业基地。

  最近5年,镇海区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在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培育科研及产业化基地、促进人才培养和使用、加大科普力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5年中,全区累计承担国家科技项目20项,开发市级新产品624个,实施科技合作项目164个,产出科技成果420项,其中250余项实现了产业化,产业转化率达到了59.5%……

  科技创新,为镇海经济腾飞插上了强劲的翅膀!

  高科技领衔的

  大学科技园四大基地

  宁波市大学科技园是宁波市政府批准的科技创新基地,总占地面积2800亩,坐落在镇海新城庄市街道宁波北部高校集聚区。

  按照“一园多基地”的布局方针,科技园着力打造高端研发机构的集聚基地、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创意产业基地等四大基地。

  高端研发机构的集聚基地以中科院为依托,协助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建设,形成国内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内独具实验室的工程中心。建有较完备的材料制备、测试和成果孵化平台;建有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转移中心,建有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推动引进中科院信息材料与技术研究所、中科院生物材料与技术研究所;鼓励创建以企业为主、国内外科研机构联办的各级各类研究所、研究院,以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形成由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组成的宁波市大学科技园虚拟研究院。

  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以北京大学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依托,以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宁波工程化基地为载体,构建高端适用的公共技术支撑体系和综合管理服务体系,设立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软件研发中心、工程中心、测评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孵化基地致力于推介风险投资基金、国际技术交流、信息服务等生产者服务机构,增强引进软件企业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创业孵化环境。鼓励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及毕业生携带电子信息领域的软件及系统集成、集成电路、IT、IC以及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兴办科技型企业。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集团)总公司为依托,积极发展软件外包、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网络信息安全四大领域的业务。形成应用软件开发、系统产品开发、代理产品研发、系统集成业务开发、行业解决方案开发的国内外知名IT企业软件产业化基地,同时依托区属高新技术企业资源,引进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努力培育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产业化项目。

  创意产业基地以宁波市高校为依托,致力发展包括软件及计算机服务、工业设计、动漫艺术、环境艺术、建筑设计、视觉艺术、工艺美术、室内设计、影视制作、游戏软件、时尚艺术、服装设计、品牌发布、美术摄影、设计服务、设计教育、数码娱乐、音乐等创意产业,成为宁波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始发地和创业地。

  依靠“四大基地”,科技园将形成创新源-创业孵化-产业化转化梯度发展的创新链,重点鼓励和支持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经济实体和各类科技人才来科技园兴办科研机构、创业企业;重点孵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新材料、精细化工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科技成果、研发、中试、孵化、产业化体系和项目信息交流的集散中心,成为拟创建的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翼集聚各类研发机构、创新平台和科技人才的高地。

  高端研发精英

  签约大学科技园

  2006年第八届浙洽会、第五届消博会期间,宁波市大学科技园将迎来建园以来首次辉煌。北京、上海、兰州等地一批代表国内科技界最高水平的科技院所与大学科技园签约,标志着科技园将进入一个质的飞跃。请看——

  重点签约合作项目之一:建立宁波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

  这将是浙江省权威的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它将面向宁波、面向浙江的信息化建设,承担第三方软件产品质量评测。

  宁波软件检测检验中心的合作方——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我国首家国家级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是经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的第三方软件产品质量评测机构。

  宁波软件检测检验中心的建立,将适应全市及全省软件产业急速发展、软件市场急需规范的形势,发挥促进软件市场规范,维护用户合法权益,帮助厂商提高产品质量,增强软件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的作用。

  重点签约合作项目之二:建立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宁波分中心。

  宁波分中心的签约合作方系始建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该所是国家西部资源化学与新材料高技术创新研究基地。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中,研究所在原有催化、润滑、分离分析、结构和合成化学基础上,形成了资源化学、新材料和化学生物学三大学科领域,承担着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课题、攻关课题、基金课题与企业与地方合作项目。它的建成,将为省市尤其是宁波化工区的化工技术攻关、分析测试、新产品实验、项目转化和人才培育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重点签约合作项目之三:建立上海交大电信学院宁波信息产业园。

  宁波信息产业园将致力于促进大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创业,促进上海交大与宁波市企业的科技合作。根据协议,上海交大将安排具备条件的科研平台入驻产业园,每年向学生征集创业项目,进驻信息产业园进行孵化;合作方的交大电信学院承诺:把研究成果定向宁波市发布;向宁波市企业和相关机构开放实验室;向宁波市企业使用实验平台提供便利等。还同意镇海区每年向企业征集技术难题定向交大进行发布;促进交大和宁波市相关企业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共建信息产业园管理平台等事项。

  除三大重点项目,浙洽会期间,一批高科技项目将签约入驻大学科技园,其中有北京、天津等高校科技专家创办的瑞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拜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大学与科技园合作共建的宁波文教品研发(工程)中心等。

  浙洽会期间,镇海区还将举行发展电子信息(软件)产业高峰论坛;上海交大电信学院博士研究生考察团到镇海对口考察洽谈。同时,有近30项科技或企业合作项目进行签约。

  电子信息(软件)产业高峰论坛

  时间:2006年6月9日14时~17时30分

  地点:镇海招宝山饭店威远厅

  主办:镇海区人民政府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宁波市信息产业局

  承办:镇海区科学技术局

  主讲人及课题:

  倪光南:中科院计算机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

  课 题:发展我国软件产业

  陈俊亮: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

  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

  院院士

  课 题:发展通信及软件技术项目的建议

  于 滨:北京中关村国际软件孵化器协会会长

  课题:国际软件孵化器的发展及软件产业的区域合作

  谢腾翔: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中心副主任

  课 题:公共技术支撑体系对促进信息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