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三峡工地6月6日电 (记者 沈翀)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紧张工作,到6日15时,配合三峡围堰爆破最大的生物保护行动“驱鱼作业”结束。监测显示,爆破前1小时围堰前500米危险区水域九成以上鱼群已被“请”出。
据介绍,三峡库区分布有中华鲟、白鲟、达氏鲟等珍稀濒危保护物种。承担这个鱼类保护行动的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生态工程研究所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电赶鱼设备。该设备将220伏的交流电转化成瞬间高压脉冲,鱼群只要接近该电极就好像被抽了“一鞭子”,本能地离开。水生态所谭细畅博士解释,受到脉冲刺激的鱼类会产生应激反应,2小时以内不会返回受到电击的区域。因此可以保证在爆破过程中大部分鱼群不会受到伤害。谭细畅博士说,对比驱鱼前后水声学探测数据,九成以上的鱼群已被驱赶到安全水域,但也不排除驱赶后有少数鱼类会从其他区域进入危险区。
他说,目前此类型生态保护行动在国内尚为首次,在国际上也极为少见。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务院三峡建委已经组织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对影响区的水生物进行严密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