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生态浙江
3  4  
PDF 版
· 大若岩镇亮出五张底牌
· “五大工程” 绘就生态永嘉新篇章
· 桥头成功“摘帽”的启示
· 四大成就 见证永嘉辉煌环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桥头成功“摘帽”的启示
  温州市政府验收组在2005年7月对桥头钮扣行业环境污染整治进行验收并顺利通过,从而使桥头摘除了温州市环境污染严管区的帽子。

  如今,漫步在菇溪流域,已不见了昔日污浊不堪、乳白相间的肮脏污水景象,取而代之的是清澈见底的小溪在汩汩流淌,时有小鱼戏水浅底。放眼田野,更是一片绿油油的生机勃勃景象,以前那种由污染造成的农作物枯萎凋零情景已一去不复返。

  在短短的近2年时间内取得如此显著的整治效果,其中有令人受到启迪的经验。

  宣传到位,“要我治”变为“我要治”

  桥头人在改革开放中曾以敢为人先的精神闻名遐迩,创建了“中国钮扣之城”的奇迹。然而,20年多来,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下,也让桥头人品尝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苦果:农田损坏,污水横流,空气混浊。所有的这一切已给他们敲响了警钟,环境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自从桥头钮扣行业在2004年上半年被列为温州市环境整治严管区以来,县环保局一方面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企业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并于2005年4月和桥头镇政府联合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桥头钮扣企业污染监管的通告》,给钮扣企业的整治明确了责任和时限;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桥头钮扣商会作用。商会多次召集理事宣传环保知识,并发起“保护菇溪——桥头人民的母亲河”倡议活动,号召从商会理事做起,发动企业主主动做好污水治理。不少企业主的观念得到了转变,认识到钮扣行业污染的严重性,由“要我治”变为“我要治”。

  不断探索,独创废水处理技术

  由于桥头钮扣行业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产业,其废水治理具有特殊性,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因此,县经纬环保公司的技术人员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最后采用真空吸咐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废水处理效果,真正使废水达到稳定排放。

  引污工程,实行跨区域排放

  前庄村共有18家企业位于饮水水源取水口上游,且在取水口建成前就已存在。如果要求全部搬迁或关闭的话,工作难度太大而且也不太现实。为此,县环保局和桥头镇政府多次召集18家企业主进行协调,并提出了引污工程的方案,确定实行跨区域排放方案,即是将钮扣废水和村庄生活废水分流,单独引流至取水口下游。

  变废为宝,治理废水进行再利用

  由于钮扣抛光、冲洗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治理后的废水可以回收循环使用。目前钮扣废水平均回用率为30%,部分企业达80%以上,年节约水资源达9万吨以上。这样一来,一方面减轻废水治理运行成本,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废水排放量。

  

  后记:

  桥头镇共有103家钮扣企业,经过将近2年的专项整治,有59家钮扣企业投入500多万元,建成了46套钮扣废水处理设施。对在2000年“一控双达标”时已验收的25家钮扣企业废水治理设施进行修理和维护,使废水能稳定达标排放。其余19家小规模或废水不能引至下游排放的钮扣企业,现均已予以关闭、停产或搬迁。

  桥头镇钮扣行业环境污染的成功整治,为桥头镇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奠定了基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