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和牛肉小辫子 攀个亲戚
· 泪洒平台祭岸英
· 小站
· 比8分钟庆典 更重要的……
· 妈妈喜欢吃虾头 ■钟小君
· 夏天
· 远去的女红
· 结识一户农家 ■田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和牛肉小辫子 攀个亲戚
■张其翼
  如果有这样的一个孩子——从清晨开始,就用一只手抓住最高的单杠,一动不动地挂在那里。老师问她,这是在干什么——

  “我今天是牛肉!”她大声叫道。

  面对这块晃晃悠悠、还扎着小辫子的牛肉,你有何感想?

  这个故事,出自《窗边的小豆豆》,一本我走到天涯海角都想带在身边的书。性情温和,牙齿漏风,爱背着手走的老校长,则是我要用来追随的榜样。

  这次,是改编童话剧《魔山》。和史航、廖一梅两位编剧一接上头,我就知道,我们能彼此听懂,那童话剧里遥远的冰淇淋山,和眼前的扮牛肉的小孩一脉相承。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永无乡”里的兄弟,无论沦落乡关何处,我们都能靠鼻子欣然相认。

  改编之前,我曾问过史航,《魔山》应该像老安头的小美人鱼,还是像罗琳大嫂的哈里波特?他说啊不,老安头太敏感忧伤了,不不,哈利波特那样的英式风格又太端庄,我们的魔山可以粗糙,却是一场充满了想像力的狂欢。嗯哪,这不是一本放在桌肚底下偷偷翻阅的小说,它是一本能和孩子们一起上房上树的童话。

  是啊,童年原本可以是一三五的海盗,二四六的警察,可以是单周的妖怪,双周的仙女,甚至可以是饭桶,牛肉,桌子腿;可以是熊,一巴掌拧开女孩子递上来的汽水瓶盖儿,可以是蟒蛇,盘绕在课桌和小凳子之间,可以是锅铲,打定主意要靠一己之力,在五号楼甲座的花坛旁挖穿地球。

  可是,我们的孩子什么还没懂就先懂得了无奈,他们就像被巫婆施咒变成青蛙的王子们,只能做背完英语练钢琴的小学生,七天工作制,加班无薪,年终无休。想到这些,让所有还记得童年的大人们愤然抓狂。

  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主编,总爱对我发感慨,“童话,真是一种了不起的文体啊。”还有一个家伙,是民间故事和各国童话的搜集狂,“你要看什么,尽管点吧。” 他们的念念唠叨,不是毫无根由的,像任溶溶、郑渊洁那样的家伙实在太少了,而中国的童话剧,在《迷宫》、《魔山》之前,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当然,童话也许会走势低调,但是决不会被孩子们忘记。当我在北京首体看完《魔山》,由数量惊人的三口之家组成的汹涌人潮,拥着我向外走。那一刻夕阳斜照,映衬在花儿和少年们簇拥着的粉嫩的脸蛋,我的心中忽然充满感动。

  爬上时空的树梢四顾眺望,儿童文学像一面湖,记下了无数双清澈的眼睛,所以,请允许我代魔山中的捣蛋鬼,感谢小飞人卡尔松,代勇敢和智慧感谢汤姆索亚,代对大自然的爱感谢杨柳风,代没心没肺感谢彼得潘,代笨拙和骄横,感谢德艺双馨的没头脑和不高兴两位老艺术家。

  我想,一个好的童话作家,就是在遇到一块挂在单杠上的小辫子牛肉的时候,点点头,微笑走过的一个家伙吧。或者,他走了几步,一下子瘫在地上,滋拉滋拉地说,哈,我们满可以攀个亲戚的,其实我是一碗铁板牛肉饭。

  

  (编注:《迷宫》和《魔山》是由孟京辉执导的两部儿童剧,在北京、上海等地演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作者是编剧之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