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旅行
3  4  
PDF 版
· 大运河 申报世界遗产的 来龙去脉
· 部分被列为 世界遗产名录的 水利工程
· 寻找运河的历史印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寻找运河的历史印迹
■李迪华
  京杭大运河的名字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熟悉,她与长城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华大地上一个巨大的“人”字,书写出了两千多年以来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然而,现实中京杭大运河的命运与长城有着很大的差别,她至今尚未真正进入全部中国人的认知视野和想像空间。人们津津乐道于长城,是因为其磅礴气势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精神震撼和荣耀感,而运河给人们的印象则是模糊的,她好像缺少了长城那种一生必须到过一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人们怎么能够这样厚此薄彼呢?这对于熟悉运河的历史价值和遗产价值,一直在呼吁保护京杭大运河这一中华遗产的人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运河究竟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我参加了国家文物局研究京杭大运河的任务,带着这样的疑惑,和3名学生一起,在2004年7月5日至8月2日,骑着自行车从北京出发,沿京杭大运河进行了全线实地考察,拍摄了4000多张照片。无论是做研究还是向朋友介绍,或是自己翻看,任何时候都能够让我心潮起伏,仿佛再度亲历运河。运河归来,我一直处在一种随时可以骑上自行车再度出发的状态。京杭大运河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牵挂,闭上眼睛就能够看见她的身影。每每有机会向人提及,我都忍不住鼓励对方:你们这辈子至少应该有一次骑自行车走京杭大运河的经历。

  这就是京杭大运河的魅力,确切地说,是我亲历京杭大运河后感受到的魅力。对于我,大运河就像一部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细细感悟的长篇巨著。

  京杭大运河像一部中国自然地理专著,她纵贯南北,跨越从中亚热带到暖温带的多个生物地理气候带,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等5大水系,是在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上建造的人工奇迹。一路上观察土壤、植物、农作物的变化,就像浏览一本图文并茂的中国自然地理书籍。

  京杭大运河像一幅中国历史画卷,她是沟通中国南北的源流,从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了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条人工运河——邗沟,沟通长江与淮河,也就是京杭大运河的前身至今已历经两千多年,对她的使用和修建却从未停止,可谓人类历史上寿命最长、同时也最年轻的工程奇迹。京杭大运河的发展过程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见证了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兴衰、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运河流经的每一个地方,无论农村还是城镇,都不难感受到运河的存在和她对当地人民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

  京杭大运河像一部记载中国东部地区人民世世代代生活的百科全书,她凝聚和浓缩了全流域百姓的生活和历史,是倾听关于中国人生活故事的最好去处。似曾耳闻的方言、美味的地方小吃、各地沿袭至今的生活习俗等都让人流连忘返。

  如果有人问我大运河的魅力缘何而来?我会肯定地说,源于她的长度、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人们对大运河难以一见钟情,一旦有过全程考察的经历,就会终身为荣了。

  能够支持我得出这样结论的一个最好的佐证,就是法国神父卫德骥(Joseph De Reviers De Mauny)在70多年前拍摄的京杭大运河照片。这些照片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如何理解和重视京杭大运河这一人类遗产的钥匙。

  在尘封70年后,2002年,法国神父卫德骥于1932年在中国拍摄的4000多张黑白照片“惊现人世”。2005年,其中的150多张照片被以“水上人家”为主题,作为“2005中法文化交流年”的重头戏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和杭州展出。卫德骥和他拍摄的老照片已经成为中法交流的一个象征。毫无疑问,卫德骥的照片是今天能够找到的关于京杭大运河最美丽的注解。

  然而,第一次看完卫德骥拍摄的2000多张与运河有关的照片,我却不这样认为。相反,期待看到这些照片的兴奋和好奇之心消失了很多,进而燃起一股逆反情绪和伤感:卫德骥的镜头锁定的往往是衣着褴褛的人们,很少能够从他们的脸上阅读出有尊严地活着的表情,少数能够解读出确切地点的照片,其环境也都今非昔比。

  复杂的心情并未阻止我反复品味每一张照片,寻找历史的记忆、感受那个时代的运河和中国,这样,我的脑海里逐渐形成了卫德骥看到的京杭大运河的全貌。这些画面,像一个个永远暴露在空气中的宝藏,时刻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和思考。我们今天看到这些照片尚且如此感受,当年卫德骥为此驻足、绝不吝啬胶卷,也就不足为奇了。

  卫德骥的镜头大量对准了那些他遇到的撑船人、运河上放木排者、挑夫、搬运工、推独轮车者、孩童们、地里干活和扎堆的乡村妇女、乡村牙医、放鸭人、张网捕鱼者等运河边形形色色的普通人,记录下他们劳作和生活的场景。男人们或闲坐、或劳作、或在小摊边吃着东西,无可奈何的困难似乎使男人们无暇享受一切生活;女人们脸上的笑容是最多的,衣着简单甚至看得出缝补的痕迹,但丝毫看不出她们有向生活低头的感觉,即使是痛苦的表情,眼神中也透着一种隽永的希望;照片上孩童们的境况和表情有些复杂,街头地边或多或少的孩童,脸上也挂着那个时代成年男人和女人的表情,生活对于他们似乎太不公平了。如果没有卫德骥的这些照片,我们又如何能够知道在那个年代,生活和劳作在中国乡间、田头的人们表情是什么样子呢!

  可是,卫德骥为什么选择拍摄京杭大运河?他对京杭大运河的感受是什么?他是如何评价照片中那些普通的中国人的?这些问题的答案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卫德骥。发现卫德骥照片的柯蓉女士还发现了他的旅行日志,内容包括卫德骥沿途的所见所闻。无法获得这些日志成为我在理解他的照片的一个遗憾。资料显示卫德骥出生于诺曼底的一个贵族家庭,按照“长子从军,次子献身上帝”的当地习俗,他19岁加入了教会。卫德骥的性格特立独行,酷爱从法国各地搜罗艺术品。1931年,他接到一个任务:组织一个关于殖民地国家的照片展览,展示这个国家人民的生活和风土人情。1932年,卫德骥被派到中国调查来华传教士的生活。据说他因此兴奋异常,带着四架德国照相机、一台幻灯机、一台摄影机以及相应的冲扩设备和照相纸来到了中国。不难理解,卫德骥来中国带了两个任务:调查来华传教士和用照片记录中国。

  那时的上海正在遭受日本的侵略,来华传教士多在一些远离城市的村子里传教,所以卫德骥选择在上海内陆及江南一带进行调查。据柯蓉女士介绍,卫德骥每到一处,都会有一个传教士陪同他进行深入的考察,为他和当地人的谈话进行翻译。在此过程中,他对生活在运河沿岸的普通百姓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当时只有江南运河具有运输功能,但京杭大运河作为一个整体,其象征意义并未受到影响。

  在那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卫德骥的照片向人们展示了—个正在经受着外来侵略的中国土地上普通百姓艰难的生活。和隆隆的炮火声、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相比,这些照片述说的是运河给人们提供的难得的安宁。

  京杭大运河不同于一般的名胜古迹、神山圣水,她代表的是一条近两千公里长的中国大地上的平常景观带,以及置身其中的无数普通人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发现卫德骥照片的记录视角,就不难理解卫德骥照片的特殊价值,以及他为我们提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理解京杭大运河的方式。通过寻找和了解卫德骥镜头里的京杭大运河,非常容易唤起人们的运河意识,提醒人们重视今天的大运河,让今天的大运河给后人留下美好的记忆。完全可以相信,关于大运河的记录越丰富,人们对其历史和价值的了解也就越深刻,关注的人也就会越来越多,大运河也因此才有可能受到重视,并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

  目前惟一一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运河是法国南运河,它的保护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南运河位于法国南部,1667年开始修建,1681年竣工,长240公里,航运水道网络360公里,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其上有328个建筑物(闸、导水渠、桥、隧道等),是欧洲近代最重要的土木工程之一。南运河的建设经过精心设计(这有别于京杭大运河),与运河沿岸的地理环境完美结合,既是划时代的技术成就,也是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南运河虽然失去了运输功能,但仍然是法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发挥着教育和供人游憩的重要作用。

  在法国政府的精心维护下,南运河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运河两岸植被茂盛,悬铃木、白杨、松、柏等乔木遮挡了强烈的阳光,减少河水蒸发,并可加固堤岸;保存完好的古老的沿河小路,为骑车旅行者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核心游览区的柏油步行道,供游人漫步、玩滑板;乘船巡游河道,游人可将两岸美景和风土人情尽收眼底,还可品尝沿线葡萄酒产区的美酒、参观基督教清教徒的宗教活动遗址。

  我不断对照着卫德骥和自己拍摄的运河照片,思考着法国成功保护和利用南运河的经验,再度萌生了这样的想法:没有到过运河的人不要再有丝毫犹豫,马上带上行李、拿起相机,现在就出发,去看看我们的京杭大运河!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理由用自己的行动和记录唤起更多的人把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身份象征的意识,用我们的行动共筑一条流动的运河,用我们的行动在东部大地上书写“人”字的那一“捺”。

  (本版文字、图片均选自《中国国家地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