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着每天饭桌上的一家团聚,成了杨月娥和老伴晚年生活的最大享受。他们心里很明白,如果没有绍兴市近年来对历史街区的大规模修复改造,年轻人恐怕是一定要搬走的。老房子里的白蚁、马桶和煤饼炉,与他们所追求的生活品质相去太远。
“随着基础设施和住房条件的改善”,绍兴文理学院教授钱茂竹认为,“古城保护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适合年轻人生活。”
古城在改造之前,有70%的民居、台门年久失修。修缮为每家每户增设了卫生设施,让他们扔掉了世代沿用的马桶,安装了水、电的一户一表,将电力、电信、有线电视、路灯、自来水等管线一次性埋入地下。对排污管网进行改善,统一纳入城市排污网,还铺设石板道路,疏浚整治河道。同时允许居民在保持建筑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现代化装修。
当时有人曾提议,为保护历史街区统一的风貌禁止在街区内安装空调,这个不顾及居民生活实际的想法很快被否定了。现在的仓前直街,空调的室外机外面都包上一个古朴的木质外壳,既实用亦美观。
只花了5000多元钱,48岁的张欢耀就把他的家变了一个样。他在西街111号开了一个电器修理店,一家三口就住在店铺的后面,是老街上典型的“前店后屋”的模式。改造后的房子虽然还是有些局促,但有了崭新的卫生间,18岁的女儿还有一个自己的漂亮房间。
按照一种理想的适宜居住的标准,老街里的人家最希望能住到结构功能完整的房子,厨卫分离,有院落有台门有厅甚至最好有花园。李波说,他们正在试图整合现有的大量30至50平方米的房子,做进一步的改造,使老街的居住环境更加惬意。
“从实施历史街区保护那天起,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使生活在历史街区的老百姓享受实惠。”绍兴市建设局局长吉振海说,通过增设基础设施,老街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得到普遍改善。浙江大学曾经对仓桥直街800多位住户进行过随机调查,住户对现在生活环境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放弃在市区其他地方买房的打算,杨月娥的女儿决定,还是继续住在娘家。目前唯一让她和丈夫感觉不方便的,是老街里停车的问题,不过这正是孔彩英最满意的一点,“这里只有小桥流水,听不到汽车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