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专版
3  4  
PDF 版
·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引领浙江辉煌未来
· 2020年,浙江要成为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
· “克隆”苗木
· “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每年 安排3亿元扶持26个重大专项
· 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 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 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可以 150%抵扣当年应纳所得税
· 2010年,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将超过100亿元
· 5年内培养引进上万名科研骨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5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5年内培养引进上万名科研骨干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创新人才是创新能力的根本所在。

  然而,浙江的人才“家底”却不殷实。长期以来,由于大院名校、科研院所的缺乏,我省各类人才尤其是院士、领军人物等高端人才明显短缺。而高层次人才匮乏的问题,在企业中更为明显。调查显示,我省1万多家规模以上企业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技术人员不到5万人,有近一半的企业认为现有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研发的需要。

  因此,培养和造就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就成了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浙江工业大学校长张立彬说,浙江要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破解人才匮乏困境势在必行,这也正是《意见》和《纲要》中反复强调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的原因之所在。

  根据《纲要》,我省未来几年将重点实施“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和“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力争到2010年,培养和引进100名左右学术、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组织领导创新团队、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创新领军人才;1000名左右具有较强组织创新能力的学术、技术带头人;10000名左右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研究开发骨干,研发人员在科技活动人员中的比例达到40%。

  “必须充分尊重人才自身的成长规律”,省农科院院长陈剑平表示,要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必须大力发展有利于自主创新和人才成长的创新文化,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良好学术氛围。可以预计,“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和“创新领军人才计划”以及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战略的实施,将最终为我省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支撑起浙江依靠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美好明天。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