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形象导刊
3  4  
PDF 版
· 为中医药宝库植一片人才茂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5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为中医药宝库植一片人才茂林
——浙江中医药大学跨越式发展纪实
  为

  中医药宝库

  植

  一片人才茂林

  ——浙江中医药大学跨越式发展纪实

  半世纪沧桑巨变,大浪淘沙、凤凰涅槃……浙江中医学院经过顽强而踏实的改革和发展,今年早春终于顺理成章地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大喜之际,我们走进了这所充满魅力与生机的校园,与校党委书记进行了促膝交谈之后,又在学校宣传部门同志的带领下,漫步现代大学城——富有特色的校园建筑目不暇接,宽敞坦荡的道路纵横交叉,春意盎然的草坪花团锦簇,微风带着乔灌木散发的清香四处飘逸、温馨怡人;踌躇满志的莘莘学子透着青春活力,教职员工的喜气与自豪溢于言表……真是处处春风、处处阳光,让人无不感触到学习、工作、生活在这所大学城的祥和、自信与骄傲。

  沧桑五十载 今朝展新容

  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53年的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位于杭州闹中取静的一条小街。由于大背景的原因,该校一直在困境中徘徊,校园狭小、房屋简陋、实验室陈旧、仪器设备落后……严重制约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影响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曾一度成为培养中医药高级人才的瓶颈。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是国粹瑰宝,政府重视、人民信赖。但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中医药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中医药高等教育何去何从?已成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密切关注的焦点。“必须积极思变、与时俱进,尽快改善教学条件,为培养中医药人才打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否则别无出路。”这是一直萦绕在浙江中医学院领导层脑际的目标与期盼。

  1996年,一个采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置换土地、移址新建”全新模式,以彻底改善办学条件的计划终于瓜熟蒂落,并报请省长办公会议讨论。1997年春天,省政府终于作出决定,同意浙江中医学院移址新建的要求,并将工程列为浙江省“九五”重点工程。1998年6月28日,新校址奠基动土。2000年1月28日,浙江中医学院新址建设工程圆满竣工。

  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崭新而气派的浙江中医学院像一朵巨型迎春花绽放在杭州滨江高教园区内,从此翻开了浙江中医学院现代办学的崭新篇章。新旧对比,占地面积增加了近10倍,建筑面积增加了近5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增至近6倍;并配有数十个现代化教学场所,如计算机房、语音室、多媒体教室、高档实验室及可查阅园区内6所院校所有纸质文献和电子全文文献的网络图书馆。

  为了有效服务社会和为明天的中医药人才建立更大的学习和实习平台,学校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强附属医院建设,目前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核定床位2600余张,非直属医院7所,核定床位3800张,教学实习基地54个。直属的浙江省中医院如今设有两个院区,资产总值近6亿元,去年年门诊量为114万人次,年业务收入4.55亿元,两项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中医医院前五名。

  焕然一新的浙江中医学院,使广大师生员工看到了学校发展的美好前景,大家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得以充分展现和发扬,各项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卓有成效。

  浙江中医学院的移址建校不但在浙江起到了良好的先导和示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五大高教园区的快速进程,甚至在全国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引起了兄弟院校的普遍关注。几年来,有多位中央领导饶有兴趣地参观、视察,并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多家媒体记者也纷至沓来,从不同角度对学校进行了报道。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专程赶到杭州,对学校的“移址新建”进行了认真采访和报道。移址新建的浙江中医学院从此在全国声名鹊起。

  科研搭平台 攻关出成效

  浙江是个医药大省,作为一枝独秀的浙江中医药教学机构,应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更多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呢?浙江中医学院与时俱进,积极创建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争取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努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以提高科研的总量、层次与水平。自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承担了近千余项科技项目,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200余项。

  由该校开发的康莱特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是科研攻关结出的丰硕成果。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和国家科技进步多项奖项的“康莱特注射液”,标志着我国中药高效提取分离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从而成为世界尖端的超临界萃取技术在中药领域进行产业化应用的良好开端,并理所当然地拿到了进入临床试验的中药处方的首张美国FDA“绿卡”,在俄罗斯上市后反响良好。目前,康莱特注射液累计销售26亿元,成为中华中药宝库中一颗魅力四射的瑰宝。

  中医药教育是个特殊的门类,它厚古但不薄今,它强调传统与创新、挖掘与开发的有机结合。为了探索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学校始终把《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传统中医学经典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对《金匮要略》的研究目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何任教授主编的《金匮要略校注》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系国内该学科最高奖),并被日本汉方医学界誉为“研究《金匮》第一人”。

  为了拓展科研平台,学校建立了动物实验研究中心、中药制剂工程研究中心、分子医学研究所等8个研究所或中心。融合现代医学实验技术建立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心是浙江省动物实验研究基地和新药研制技术服务平台,中心通过开展实验动物新品种系培育、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及比较药理学研究等,有力地推进了中医药研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经过数载努力,该中心已培育成功可用于白内障研究的实验动物新品系白毛黑眼兔,并建立了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等50多种动物模型。该中心除了每年要承担大量校内教学科研医疗的动物实验外,还为华东地区众多著名医院与大型医药企业提供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的新药药效评价等规范动物实验技术服务。

  学校建立浙江省中药制剂工程研究中心,目的是为了解决中药制剂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中心联合医学、药学、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学科,运用超微量分离分析技术、标准化技术等开展了中药新剂型的开发、新技术的发明、新工艺的研究,为提升传统中药的研究与开发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面对全国有6000万人存在听力障碍的现状,学校设立了全国唯一的听力学本科专业,成立了听力与言语科学系,并结合传统中药药物引经理论与现代医学、声学、纳米技术等开展耳聋康复研究,目前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听力学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的基地。“聋儿康复有效方法研究”和“耳聋助听系统耳膜材料、工艺设备国产化研究”两项成果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首创的“聋儿家庭社区康复”,被国内外专家赞誉为“最具中国特色”的聋儿康复模式,每年受益的聋儿达400余名,至目前为止,已有一千多名聋儿康复后走进普通学校,与正常儿童享受同一片成长蓝天。

  为了活跃学术研究气氛,学校还主办了《浙江中医学院学报》、《浙江临床医学》两种学术期刊。《浙江中医学院学报》目前在20多个国家与地区发行,是全国最早对外发行的中医学术刊物之一。

  改革促管理 水平创一流

  向一流的大学挺进,这是浙江中医学院近年来孜孜追求的目标,也是如今升格为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动力源泉。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管理,通过管理体制多项改革,浙江中医学院在教学、科研、人事、后勤等方面都上了一个崭新台阶。

  实践证明,学校实行的“系办教学、校系两级管理”的体制改革卓有成效,2001年学校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是当时全国25所参评院校获得优秀的8所院校之一,被专家誉为“开创了我国中医高等教育的新模式”。通过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学校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得以顺利实施。学校研究生处被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人事制度的改革更使学校形成了“各尽所能、人尽其才”、“按需设岗、按岗定人”的良性氛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原则成为“鼓励冒尖、支持创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

  学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果更是令人赞叹与佩服。移址后的学校拥有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校舍、一流的后勤设施,但缺乏一流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学校根据国家、省政府有关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精神,总结以往经验教训,与浙江大学创立了后勤“托管制”,实行人事和服务项目双托管,学校只负责指导、监督、协调等宏观管理。委托管理收到意想中的绩效,物管规范、道路整洁、环境优美、食堂卫生、饭菜可口……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们的满意度非常高。

  通过管理体制的锐意改革与逐步完善,使全校教职员工看到了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希望,感受到了学校倡导“人本主义”的精神所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大家与学校的感情渐入水乳交融、唇齿相依的境界,并日益将自己的心拴紧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大学新城。

  办学结硕果 桃李满天下

  

  改变教学条件的根本目的,在于如何更多更好地培养高质量的中医中药领域的人才。经过认真研讨,学校确立了“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中医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加强基础、拓展专业、发展个性、突出能力,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相结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相协调,培养口径宽、基础厚、能力强、创新型的一流中医药人才和具有中医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目标明确以后,新一轮的办学改革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学校成立了校系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建立了三级教学工作例会和三级领导听课制度,这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都是领先的。为了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实行了学分制、主辅修制、重点班制;并实行开放式办学,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学生。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设立了处级建制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建立了教学督导组和学生评教制度,并制定了各专业《本科生人才质量标准》。学校决策层明白,拥有一个高层次的师资队伍无疑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必要前提,学校近年来不拘一格降人才,经过严格考核和筛选,引进了不少高学历人才和资深教师。目前有正高职称160人,副高职称398人,博士生导师37人,硕士生导师191名,其中2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学校还外聘了600多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和副教授。

  学校按照“既要向多学科发展,又要保持优势与特色;既要打破学科单一,又要避免追求学科齐全;既要符合内部的科学规律,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的原则,布局了一批医学学科范围内的、与医学学科相关的、与医学学科交叉渗透的专业。这在全国中医药院校是具有开创性的。专业设置从原先单一的医科3个专业扩大到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人文科学五大学科门类的21个本科专业。招生数从1998年的270人扩大到去年的2320人,全日制在校生人数已增至1万人以上。学校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点5个、硕士点23个。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1个(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2个)、重点实验室12个;有厅局级重点学科25个、重点实验室12个。

  走过半世纪征程的浙江中医药大学如今“桃李满天下”,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大都成为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骨干,有的成了国家级名中医、省级名中医,或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和教授,有的还走上了政府部门的重要领导岗位。不少出国的留学生在世界医学领域大展宏图,有的担任了所在国家的卫生行政管理官员,有的被聘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的教授、研究员。全省80多所中医院院长和不少综合性医院的负责人都曾在这所高校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

  为了早日跻身一流大学的行列,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先后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单位,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单位;设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使学校办学质量、层次、水平显著提高,教育成就硕果累累:在2002、2004年浙江省学位办组织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盲审抽查中分别获得全省第一,学生参加浙江省非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连续多年名列全省第一,2004年全国大学英语4级考试通过率名列全省第一,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近年来,尽管学校的毕业生人数成倍增长,但就业率却始终稳中有升,2005年初次就业率达到了85%以上,实际就业率达98%。

  学校从1988年起具有卫生技术副高级职称评审权,1993年起具有副教授职务评审权,2004年起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工作基地。学校中医学、中药学和针灸推拿学等三个专业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现有省级精品课程8门,主编或参编各类教材94部,其中主编或副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主编省高校重点教材11部,主编或副主编其他教材65部。建有各类教学实验中心17个(下设实验室60个),其中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学校建有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视听教材制作基地和浙江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正是由于浙江中医学院多年来矢志不渝地探索和创新,学校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人文学科五个学科门类,以中医中药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高教学与科研水平的省属高校。今年2月17日,教育部批准浙江中医学院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使学校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面对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以生命科学为主导的时代的到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着坚韧不拔、敢于创新并以继承和发展祖国中医事业为己任的浙江中医药大学,一定能够推进学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谱写出浙江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更加绚丽的新篇章。

  撰文/顾金生 骆 阳

  摄影/刘士斌 吴勇韬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