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炸”还是“不炸” 黄金周爆炸性话题掀起波澜
· 南京长江大桥“存废之争”
· “炸桥”动议由来已久 现实性取决长江大桥存亡
· 专家提议: 给南京长江大桥“接肢”
· “大桥改造”并非万能 科学发展才能杜绝资源浪费
· 争论不是空穴来风 大桥建设须有长远眼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争论不是空穴来风 大桥建设须有长远眼光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杨建文显然没有那么轻松。他甚至觉得,南京长江大桥去留问题的提出是有道理的。“三峡大坝起来之后,长江上游通航条件大为改善。另一方面,上海航运中心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随着洋山港的建成,海运与长江水运联动的态势将愈加明显。这是一个趋势。”如果把南京长江大桥“去掉”,整个长江通航能力就会有很大改善。

  “一直以来,长江就有两大约束,一是长江口的拦门沙,二是长江大桥。我们投入巨大财力进行拦门沙疏浚,这项工程完成之后,长江口水深达12米,大吨位的船可以进来。如果被上面的大桥一拦,还是白搭。”杨建文觉得有必要作经济分析,“去掉”南京长江大桥,对长江通航能力可以提高多少,这要有科学评估。“如果大桥的约束确实非常严重,还真要考虑是否‘去掉’。”在他看来,长江航运,涉及东中西部联动发展的问题,关乎区域协调发展大局,必须高度关注。

  杨建文指出,现在长江大桥建设有点混乱,没有总体考虑,缺乏长远眼光。

  这也令成绶台非常忧虑:长江上一座桥一座桥地修,代价很高,如果统筹规划,尤其是与高速公路建设结合起来,就没必要修那么多桥。“就像当年修珠海机场。从战术上说没问题,总有好处的;但从战略上考虑就不可取,事实证明,这个机场修得很不经济。”他强调,长江大桥并非越多越好,“发达国家也不是到处建桥的”。

  黄强认为,长江大桥建设确实存在统筹协调的问题,不过,建设长江大桥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了大桥,天堑变通途,大江南北就有沟通的纽带。“关键是在建设长江大桥(包括闸坝)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长远眼光,在净空高度、宽度等方面预留足够空间,充分考虑未来通航要求,吸取一些教训,不要设置人为障碍。”

  他说,南京到铜陵有213公里的航道,其间还有芜湖大桥,净空高度也只有24米。即使万吨轮能够通过南京,到了芜湖还要被拦下来。要是没有这些制约因素,万吨轮就能到达铜陵,从而充分利用长江深水航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