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5月15日讯(记者 陈扬渲 通讯员 王全吉)历经3年的全省民族民间艺术普查目前已进入分级验收阶段。据今天在余杭召开的全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试点工作推进会透露,在验收时被专家要求“返工”的项目不少。有关人士认为,这也暴露了某些地方在实施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的倾向。
省民间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吴露生研究员说,一些地方尚未认识到这项工程的重要意义,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对普查工作应付了事。
如对于民歌的整理,要求必须有录音资料和记录下来的曲谱。但在普查中,专家发现有些地方提供的录音与曲谱并不相符。民间服装的搜集要求有多角度的照片,有些只提供了正面照,不能完整地体现这些服装的特点。磐安县通过全面发动,共初查了1000多个项目,最后整理出656个。而有的县(市、区)仅查出20多个,一些乡镇甚至报告说没有任何民间艺术。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怎么可能没有民族民间艺术?难道他们不贴门神画、灶头画,不过春节、元宵节吗?”专家对此提出了质疑。在随后的再次普查中,这些乡镇还是发现了一些民间艺术。
专家指出,在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和开发上,最忌急功近利。在现有的民族民间艺术当中,有一部分是无法保护、不能开发的,只能作为珍贵的资料保存在博物馆里。有一些具有保留价值,而且可待开发,但需要创新和培育。真正能够马上进入市场、形成产业的民间艺术并不多,因此需要走出在民族民间艺术保护过程中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误区。
有关人士表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它需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态度。我们这一代要做一些该做的事,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据了解,全省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已进入了最后阶段,即将组织全面验收。在今年6月10日全国第一个“文化遗产保护日”期间,我省各地将有一次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宣传、展示、表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