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智敏 市报道组 马鹏军)在越剧的发源地嵊州,唱戏已经成为许多农民的新职业。日前,笔者连线在台州演出的嵊州市群艺越剧团团长石国荣,他高兴地说:“五一”节期间,我们辗转台温两地,每天演出两场。从去年农历七月廿三开始到现在,一天也没有间断过,今年来全团的演出收入已有近70万元。
在嵊州,像群艺越剧团这样的民间职业剧团有112个,以唱越剧为生的人有近5000人。这支浩浩荡荡的民营剧团大军,长年辗转在浙、沪、苏、闽等地,全年平均演出35800场左右,演出总收入5100万元,并拉动了戏具服装、演出培训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整个越剧产业总收入达8000多万元。
石国荣是黄泽镇光明村的农民, 1988年,他拿着3000多元钱,带着10多个演职员闯荡温州、台州,没想到,演戏竟让他走上致富路。如今,群艺越剧团全年演出达到650场以上。石国荣说,现在我们每演出一场,收费3000元至5000元不等,春节的时候每场1万元。
嵊州市民营剧团管理办公室主任应华均介绍,在一些山区,农民两夫妻随民营剧团外出唱戏,即使是跑个龙套,每月也有1000多元可拿,而一些当家角色,年收入更达5万多元。
唱戏能鼓起老百姓的“钱袋子”,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亮起了喉咙,民营剧团的聚集现象日益显现,有的成了新的“块状经济”。该市崇仁镇石门村,只有700多人口,竟有200多人从事唱戏这一职业,全村最多时可组成7个剧团,每年能将150万元钱带回村。
为让民营剧团成为百姓致富的“摇钱树”,嵊州市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剧团演出收入免缴税收;每年利用夏天演出淡季,组织一期民营剧团演员培训班,提高他们的素质;每年越剧节,由政府出钱将民营剧团请回家乡演出,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该市还率先在全国开展民营剧团演员职称评定工作,目前,有国家三级演员44人、四级演员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