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PDF 版
· 杭州15名大学生 夜困灵山
· 扬州大学生争拜“修脚”师傅
· 好妈妈加油
· 上海老百姓不满意 可“炒”公交公司
· 员工集中居住区不能用液化气
· 杭甬等8城市将设网上“虚拟警察”
· 请给“断桥”装上防护栏
· “虚拟警察”:网络秩序的维护者
· “虚拟警察”作用不虚
· 做个快乐母亲并不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杭州15名大学生 夜困灵山
警民3个多小时搜救,被困者安全下山 有关人士指出,户外探险风险意识亟待加强
  本报杭州5月14日讯 (记者 余勤) 昨晚8时许,富阳110指挥中心接到一个求救电话:杭州5所高校的15名大学生,在野外登山途中迷失方向,被困于灵山茫茫林海之中。今天凌晨,记者获悉,经杭州富阳、西湖两地警方及当地村民3个多小时的搜救,15名大学生全部找到,并已安全下山。

  据介绍,昨天上午9时许,这15名大学生组成自助爬山队伍,从杭州周浦大林村上山,于下午3时登上了灵山的最高峰“如音尖”,随后沿着山际往南走,原计划在傍晚到达目的地——富阳黄公望森林公园。然而在行进途中,15人迷失了方向,惊慌之下其中一人拨打110求救。

  接到求救电话后,杭州富阳、西湖两地警方几十位民警兵分两路上山搜救,附近乡镇、街道100多名干部和村民也自发参与救援。

  灵山森林茂密,夜里漆黑一片,且人迹罕至,没有山路。搜救人员每隔十几分钟,就与迷路的大学生联系,以确定方位,让他们不要紧张。

  深夜11时许,前方搜救人员终于清楚地听到了呼救声,并判断方向就在一个名叫“竹门坞”的山坳里。最终,经过3个多小时的搜救,15名大学生全部被找到。

  15名大学生为什么会迷路,险情又是如何造成的呢?今天下午,记者采访了昨晚参与救援指挥的富阳市公安局副局长钟满华。

  钟满华分析,首先是体能出了问题,达不到野外探险的起码标准。根据这次灵山探险的路程判断,约10公里左右,而大学生们则走了11个小时,以至耽误了下山时间。而在林区,一旦天黑是很危险的。

  其次,事先毫无准备。据警方调查,这些大学生中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登山运动,且都是头一遭爬灵山,不熟悉地形,又没有周边一带的地形图,更没有探险的必备器械。其实他们曾经路过通往黄公望森林公园的下山口子,却因不识路而错过了机会。

  最重要的原因是对户外运动的风险认识不足。钟满华告诉记者,稍具户外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个季节的灵山,不适合探险。因为深山里的毒蛇和猛兽正处于发情期,攻击性强。

  钟满华说,近来一些民间探险团体在户外活动中频频发生险情,如何对民间户外探险进行监管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