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在“不变”中赢得发展红利
· 古村落中的“新村运动”
· 在改造中 延续村庄的生命
· 把选择权交给村民自己
· 让“老村”召唤游子回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5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让“老村”召唤游子回家
  傍晚的韩岭村显得异常的安逸,几个围着桌子打麻将的老人开始靠着椅子打起了盹,一旁花猫则眯着眼,懒懒地窝在竹椅上看着屋檐下归巢的燕子。

  吕迎泽说,三年前他第一次走进韩岭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的画面。“规划修修改改,就是要最大程度不破坏村民原来的人文状况。这将是韩岭村以后最具吸引力的文化招牌。”

  即将开始的改造工作,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到古村原来安逸的生活节奏,项目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工程将分阶段在各家各户中悄悄地进行,期间不会看到大兴土木的情景,这样的改造将持续两年。“一来老村的空间本就很狭窄,统一施工容易对原有的建筑风貌造成破坏;二来也是想让村民们随着工程的进度,逐步地适应和调整改造后新的生活方式,把古村落的经济潜力一点点地展示出来。”

  根据东钱湖管委会的规划,未来的韩岭村将定位为东钱湖风景区中的旅游服务村,在原来商业繁华的老街重点发展餐饮、休闲等三产。而眼下,韩岭村中大部分村民都在外地或附近的工厂打工,二产总产值占了全村收入的80%以上,平时村里只剩下为数不多的老人和孩子。

  村庄定位的改变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的村民可以放弃在外打工的生活,重新回到老村从事三产的工作。

  对于这个结果,最开心的莫过于老人,儿孙绕膝的晚年是这些年他们一直所期盼的事情。而在管理者看来,把农民吸引回来,让他们在农村也能感受到乡土生活的幸福,甚至觉得比城里人更幸福,这才是这次改造的真正成功。

  “你看现在城里人都喜欢往农村跑,赶着来看农村的老房子、吃农村的菜,如果韩岭村也能来这么多人,我肯定回村开个饭店。”村民金良华平时都在萧山打工,很少能回家,对于旧村改造以后的新生活,他充满了憧憬。

  前些天,村民史美康拎着铁锨,和几个村干部一起来到村中池塘义务劳动,清理池塘里的水草。不过韩岭村的老人习惯把池塘一带的地方统称为“大溪洋头”,据说宁波东钱湖还是海洋的年代,大溪与海洋在这儿汇合,先民把两个名字结合就有了这个奇怪的称呼。在村民们看来,“大溪洋头”是村里古老历史的一处地名,在悠悠岁月中,见证了韩岭村兴旺发展的全部历史,村民们希望从清理池塘开始,一天天看到旧村改造带来的新气象。他们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大溪洋头”能见证韩岭古村的这次重生。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