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强势3 从室友“老大”到学生“领头羊”
· 寒门学子的“强势”
· 强势1 他们是理财好手
· 强势4 在求职中更受宠
· 强势2 没有电脑却用得很好
· 三兄弟“跳回农门”当“农场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三兄弟“跳回农门”当“农场主”
■本报记者 蒋 勇 通讯员 龚国荣 摄影报道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镇童家村胡家三兄弟,好不容易跳出了农门,却先后放弃了在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农村当起了“农场主”。

  先后从大中专院校毕业后的胡家三兄弟,老大胡庆文,今年32岁,在市里打过工,经过商;老二胡庆武,28岁,一直在一家外地公司工作;老三胡庆登,26岁,毕业后进了宁波一家大集团工作。经过几年的拼搏,三兄弟都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

  安逸平稳的生活却不是三兄弟想要的,2000年上半年,三兄弟说服父母顶住社会舆论压力毅然辞掉自己的工作,老三甚至放弃了升职的机会。老大的妻子也抛弃了外贸公司的优越条件,一起回到了童家村,承包了一块100多亩的贫地,筹建了上畈农庄,专门养起了土鸡。

  创业总是艰辛的。由于上学时所修专业与养鸡毫不相关,他们只能边摸索边学习。老大负责跑市场,老二搞技术,老三抓管理。为了摸清市场,老大天天早上4点起来跑到市场去观察别人卖的鸡,老二、老三也每天四点多就进鸡棚,看鸡粪、做记录。三兄弟每天睡眠时间连4小时也不到。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去年,胡家三兄弟创办的养鸡场销售土鸡120余万羽,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成为宁波市规模最大的一个个体养鸡场,兄弟三人还被评为宁波市青年优秀创业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